史鉴(1434—1496),字明古,号西村,别署西村逸史。南直隶苏州府吴县(今属江苏)人。生于明宣宗宣德九年,卒于明孝宗弘治九年,年六十三岁。书无不读,尤熟于史。一生淡于名利和官宦,友人引荐他入朝,他多次婉言推辞,一直隐居不仕,隐留心经世之务。每有客人到访,则陈列三代秦汉器物及唐宋以来古籍、书画名品,互相鉴赏和题签。其收藏处所名有“日鉴堂”。正德间,吴中高士首推沈周,史鉴次之,所作《晴雨霁三游西湖》,为游记文学经典,有《西村集》八卷,见《四库总目》。 ► 史鉴的诗词 ► 史鉴的名句
草浅花娇溪水新,东风酿作野亭春。
相思明日重来此,只见花枝不见人。
钓得鲂鱼碧浪中,远烦分惠到吴东。汉江缩项本同调,松水细鳞斯下风。
鳍鬣乱欺林笋绿,腹腴微带法糟红。珍藏不敢成私享,留待先祠荐麦同。
一春多雨更多风,犹有残花茂草中。
纵使君来不堪赏,冷香和露泣微红。
西湖湖上水初生,重叠青山接郡城。
记得扁舟载春酒,满身花影听啼莺。
爱此梅花好,移来对草堂。水边微见影,雪里只闻香。
庾岭春如海,西湖月似霜。从教日吹笛,无梦到含章。
扰扰为形役,未衰霜满巅。幽禽无一事,头上也皤然。
巴陵南面古沅湘,背岭孤城闭夕阳。地接五溪蛮洞杂,水通三峡楚云长。
去时车马经来路,到日儿童问故乡。闻道元方新出战,功成相与沐恩光。
缓辔吟行紫禁中,杂花千树映禅宫。山藏灵谷声疑应,水出皇陵势自东。
池上泛杯脩故事,松间扫石坐清风。老僧延客无他语,只数前朝有志公。
扰扰浮生鬓已星,南峰此日始来经。真僧化后今无马,野鹤飞归尚有亭。
清梵消声莲漏永,夕阳鸣磬石门扃。登车欲去犹延伫,满树啼莺正好听。
水阁风多酒思凉,仙郎一曲和沧浪。祗今正是贤劳日,莫为鲈鱼恋故乡。
北风何烈烈,万籁鸣参差。向夕继以烛,壶觞相为持。
初月出云间,残雪拥寒阶。
星霣中庭夜已分,始知天欲丧斯文。导河犹有随山迹,铸鼎谁铭取日勋。
四海故人空许剑,万家归马旧从军。东吴不是西州路,也学羊昙哭暮云。
国香零落佩纕空,芳草青青合故宫。
谁道有人和泪写,托根无地怨东风。
半山遥听故人歌,枉驾能为晚寺过。
饮酒莫辞还秉烛,重来花事恐无多。
乌啼花落自年年,古寺依然野水边。
惆怅旧游零落尽,几多心事不如前。
解绶归田日,相呼在驿楼。共嗟临水别,真作此生休。
忽得莆中问,今为地下游。空挥两行泪,寄与海波流。
自我得尔来,忽忽已三载。忧乐不相关,贫病安能浼。
兹晨遇初度,举酒一相洒。我貌日就衰,尔颜常不改。
过此复几时,应知愈不逮。观者问为谁,曰我咸疑绐。
惟馀旧亲识,追想为尔拜。茫茫天地间,岁月不相待。
终当委运去,谁亡复谁在。谓是无所知,言非亦何解。
一笑两茫然,浮萍渺沧海。
风吹雨点打荷盘,点点成珠碎又圆。碎珠更有重圆日,雨落何曾再上天。
继志能归璧,贻谋在肯堂。重来山不改,旧种树加长。
燕雀晓相贺,芝兰春更芳。还闻放鸡犬,犹自认门墙。
偶接家书喜复惊,故人今作上都行。吴山浙水非吾土,蓟树燕云费客程。
投老每伤千里别,向风难致一杯情。铨衡今是王司马,应念头颅白渐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