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分类 汉语字典 汉语词典 成语大全 故事大全 词牌名 在线反馈
罗公升

罗公升


[ 宋代 ]

罗公升,字时翁,一字沧洲,永丰(今属江西)人。宋末以军功授本县尉。大父开礼从文天祥勤王,兵败被执,不食死。宋亡,倾资北游燕、赵,与宋宗室赵孟荣等图恢复,不果。回乡隐居以终。有《无名集》、《还山稿》、《抗尘集》、《痴业集》、《北行卷》等,后人合为《沧洲集》五卷。事见本集附录刘辰翁《宋贞士罗沧洲先生诗叙》,清同治《永丰县志》卷二四有传。 罗公升诗,以清金氏文瑞楼钞《宋人小集六十八种·宋贞士罗沧洲先生集》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宋百家诗存·沧洲集》(简称四库本)。 ► 罗公升的诗词

谢松野叔惠菊

〔宋代〕 罗公升

囷粟分公瑾,千金寿仲连。

山人不须此,再拜菊花前。

有感

〔宋代〕 罗公升

车骑将军结束新,长安那记昔年身。

南来尽是干名者,无复平阳下泪人。

龙首黄扉老大臣,婆娑听履上星辰。

西风一点违天血,同是先朝拣拔人。

燕城读史

〔宋代〕 罗公升

辽佐遣戍函谷举,平怀构兵江都亡。

秦隋失道自速死,可是东海真不祥。

燕城读史

〔宋代〕 罗公升

晋武深鉴前代失,诸王竞握兵马雄。

何须更待东门啸,始叹铜驼荆刺中。

燕城读史

〔宋代〕 罗公升

始皇渡江项籍笑,魏朝失政高欢讥。

奸雄觇国自有在,岂必儒者能知几。

杂诗三首

〔宋代〕 罗公升

世故如游尘,朝扫暮还有。

向平待毕婚,谢事计已后。

耳堪几枕流,口但宜饮酒。

门前泰华压,老子一搔首。

秋来四壁寂,草色上户牖。

好山喜笑人,客至但摇手。

早行

〔宋代〕 罗公升

残月不肯吐,邻鸡殊未鸣。

已惊火星没,况值玄云生。

居人酣春梦,行客贪修程。

众愁春露冷,我喜旦气清。

小立着定眼,自觉归路明。

赠相字曾木讷

〔宋代〕 罗公升

仓公造文字,千古疲蠹简。

尔来记草青,颇觉浮伪损。

老曾相心画,乃复凿泥沌。

毫端窥灵台,口角出华衮。

讷虽未成论,木亦不离本。

西游观青原,佳士竞推挽。

的应夸幼妇,不用愁御饭。

道人衡气机,笔置付一莞。

聊持无形字,示子非俗眼。

江州寒食

〔宋代〕 罗公升

旅食逢寒食,风声佐雨声。野坟犹有主,客舍若为情。

家近心逾切,囊空眼便生。庐山如不过,此去信无名。

春日夫人阁

〔宋代〕 罗公升

君王著意在经帷,无复琼林宴赏时。从此六宫休斗草,碧纱窗下读毛诗。

〔宋代〕 罗公升

帘纤江上雨,送我作飘零。江海飘双鬓,乾坤赘一萍。

兔株空自守,龟筴为谁灵。嵇笔怀忧愤,湘吟苦独醒。

眼看四海白,血洒九天青。萱背占乌鹊,圜扉痛鹡鸰。

无由归海岛,谁为哭秦庭。欲问鄜州信,鸿飞更杳冥。

过嘉兴雪中

〔宋代〕 罗公升

天末雄风捲白波,玉舟既晓泛银河。不知瑞入耕畴未,但觉寒生客路多。

四海尽宽胡至此,一丘无分欲如何。只因岁晚嘉禾道,剩要先生赋七歌。

读史 其二

〔宋代〕 罗公升

太初结绳制自好,庖牺仓颉计益疏。拓跋小羌行国字,钟山丞相著新书。

秋怀

〔宋代〕 罗公升

旧日方山子,凄凉寄一箪。

虫声来倦枕,秋思入凭栏。

已是肱三折,那堪指一弹。

中宵更风雨,谁念客毡寒。

道傍古樟有竹附焉可发一叹

〔宋代〕 罗公升

古樟蟠山间,垂荫翳我里。

岁久或反常,村童祭为鬼。

大穴藏精灵,小隙窜蛇虺。

尝闻有惊霆,搜抉破根柢。

竹我君子徒,冰霜凜在齿。

胡为事钻刺,蟠屈嵚岩里。

乾坤亦广大,朽木何足恃。

托身一失所,万水难复洗。

松海各相吊,为我二友耻。

去去非吾徒,偷生不如死。

蔡州二首

〔宋代〕 罗公升

臣子应思累世雠,况凭朽壤捍狂流。

今人不恨南兵弱,却恨南兵入蔡州。

次韵严叔贤见寄

〔宋代〕 罗公升

威凤翔九天,栖息惟十洲。

胡为落世人,下与鸡鹜游。

吟仙霄汉间,清液瑶琴秋。

余音遇风至,不可言语求。

黄尘隔辰晤,回首生暮愁。

櫜弓定何日,春驭已莫留。

柳营岂云远,邈若青海头。

何当踏月来,羽衣啸黄楼。

从军留别天逸

〔宋代〕 罗公升

一閒五千日,功德高於山。

如何天不借,驱向金革间。

妖血醒人饥,马足愁险艰。

今宵觞咏处,已带风雪颜。

皇穷未厌乱,肯放两脚閒。

东海邈山河,庐峰定天关。

即往不可留,我去何当还。

后夜梦君时,哀笳鬓成班。

湖山人隐居

〔宋代〕 罗公升

幽人不管兴亡事,赢得三年只下帘。

居介两山今李愿,园开三径古陶潜。

传家书已为儿计,种秫田应为客添。

要与山神结缘去,一丘分我卜茅檐。

感旧

〔宋代〕 罗公升

逝水日已远,愈觉别恨重。

岁月不可留,又已闻鸣蛩。

故衣余手泽,见肘未忍缝。

遥知春去后,飞花散无纵。

游魂定何依,马蹄隔千峰。

谁与持麦饭,一洒冢上松。

凭高酹觞酒,聊以写我胸。

彭殇同所归,百岁还相逢。

但留一寸心,不愧三尺封。

 5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