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尹默(1883年-1971年),原名君默,别号鬼谷子。祖籍浙江湖州,1883年生于陕西兴安府汉阴厅(今陕西安康市汉阴县城关镇民主街)。早年留学日本,后任北京大学教授和校长、辅仁大学教授。沈尹默1949年后历任中央文史馆副馆长,上海市人民委员会委员,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等职务。沈尹默以书法闻名,民国初年,书坛就有“南沈北于(于右任)”之称。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书坛有“南沈北吴(吴玉如)”之说。与李志敏合称“北大书法史上两巨匠”。 ► 沈尹默的诗词
涉世风波急,平流渡亦难。室家尚南北,骨肉足悲欢。
鹃血三年碧,松涛二月寒。墓门今日誓,生死一儒冠。
被酒残灯耿欲然,孤怀差共使君贤。千秋碧血原遗憾,一世黄书只浪传。
倒海龙蛇刚起陆,画江旗帜敢遮天。成名竖子嗟无识,绿水青山又十年。
幽花寂寂媚苍苔,凉雨萧疏秋更哀。江水何心流梦远,岳云无意拨愁开。
故人天际飞鸿疾,消息南中迟雁来。渐近中秋更重九,可能松菊共清醅。
入世端须有杀机,健儿身手未应非。生更忧患言难好,祸及禽鱼事已微。
饮血黄獐刚耳热,突林双雉又心飞。南山有虎仍当道,更请从君猎一围。
一花一叶寻常怨,恼我沉吟万古情。打散天涯芳草梦,寺楼钟鼓太凄清。
柳昏花暝愁风雨,二月馀寒在画屏。独夜高楼春思迥,转灯出户见春星。
欢乐难长愁复短,玉簪花尽已无秋。而今池畔凄清月,莫向人间照别愁。
楼外春云易化烟,春声留梦不曾圆。金筝雁柱从头数,拨到当胸第几弦。
油壁香车载别愁,绕城骏马霎时休。不堪更向城东路,细草垂杨尽带秋。
卖酒炉边春已归,春归无奈酒人稀。剩看一卷萧疏画,合化荒江烟雨飞。
疏林灯火接遥星,风送游人笑语声。清露渐多知夜久,花间犹自有人行。
秋情澹澹菊花天,白蓼黄葵各自妍。风细日斜闲伫立,霜红吟堕暮鸦前。
也无情思赋朝云,辜负金炉竟夕熏。一种难忘好心性,湘兰香息玉温文。
柳棉薄薄怨春迟,深院棠梨已满枝。蜂蝶自忙花自落,更无人赏未开时。
能说讹文八十宗,居然郑学号明通。今人何事输儒雅,吹笛弹筝恨未工。
长卿工谢病,一坐倒金樽。知音在新寡,琴心春以温。
孰云佣保贱,牛酒献当门。时无杨狗监,终负卓王孙。
夜雨怨巴山,巴山那得知!巴山常夜雨,未异从来时。
悠悠古人心,沈沈今日思。且莫论古今,但咏西窗诗。
晨雀噪檐端,啁啾不能休。寄言谓晨雀,尔鸣将焉求?
飘摇风雨急,何用事绸缪。八表俨同昏,日月固不周。
兹乃天攸为,要非人可谋。浮沉匪我愿,避世资车舟。
羡尔健两翼,倏忽任所游。寥廓讵不远,罻罗安足仇。
世途多荆棘,人禽共一忧。寄言谓晨雀,尔鸣将焉求!
春恨年时没处寻。一春情比一春深。开帘独坐怕春阴。
醒醉两般无好计,等闲消息待青禽。寒香数点故人心。
灞陵风色。柳眼欺人白。随处相逢随处别。梦断吴江烟月。
门前一带长桥。隔花何处吹箫。尽有送人双泪,廿年流尽江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