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分类 汉语字典 汉语词典 成语大全 故事大全 词牌名 在线反馈
陈文蔚

陈文蔚


[ 宋代 ]

陈文蔚(约公元1210年前后在世)字才卿,上饶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宁宗嘉泰初前后在世。师事朱熹。尝举进士。庆元中,(1198)馆于朱熹家,课其诸孙。又讲读铅山。端平二年,(1235)都省言其所作尚书类编,有益治道,诏补迪功郎。学者称克斋先生。文蔚著有克斋集十七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 陈文蔚的诗词

和徐子融韵

〔宋代〕 陈文蔚

读书端的在研穷,洞贯精粗与始终。

卓尔颜渊有真见,分明来自博文中。

和赵忠州归耕之赋

〔宋代〕 陈文蔚

壮年学易计非疏,晚读人间种树书。

不向云霄羡鸿鹄,却来江海瘵舂锄。

感君绿野成归计,令我青山思故居。

只恐奇谋未施设,折秦强赵要相如。

火田郑次山贫士也有燕坐之处五为赋之·寓意

〔宋代〕 陈文蔚

山水可吾情,对酒不必醉。

及其不以酒,何由得翁意。

送周希颜游章贡

〔宋代〕 陈文蔚

忆昔吾先师,慷慨歌远游。超忽凌八荒,咫尺视九州。

东将征旸谷,挂衣扶桑头。西不畏羊肠,而以摧其辀。

南辕有遐眺,直指百粤陬。北驾何所之,亦欲穷燕幽。

堕地弧矢志,壮岁无不酬。肯学鄙丈夫,拘剪守一丘。

今日因送子,歌此临清流。江深不可极,负重万斛舟。

慨然动高兴,不作贾胡留。发足真自此,行矣万里修。

倘或跨疲蹇,路长殊可忧。愿言自努力,岁晚当遂谋。

江山有会意,寄书传置邮。

后一日因展省归途口占

〔宋代〕 陈文蔚

千丈抠衣记武夷,家山今日屡攀跻。

春风拍拍满怀处,况是花开更鸟啼。

寄题吴子似所居二首·经德堂

〔宋代〕 陈文蔚

上帝降斯民,厥安存秉彝。

古昔世教明,大道行坦夷。

裘葛顺冬夏,饮食弃渴饥。

非有慕于外,夫妇皆与知。

岳渎气既分,民风日浇漓。

仁义既榛塞,教化悲陵迟。

隐然善端著,不胜奸伪滋。

其至藉吾道,纷纷取世资。

阳尊若示公,阴叛实济私。

孟氏极雄辨,剖晰精毫釐。

言言七篇在,炳如日星垂。

千载嗟晦蚀,大义谁复提。

延陵有佳孙,好学谨操持。

传授有所自,源派分江西。

若为日用功,义利早辨之。

细读象山记,妙意良在兹。

愿言不为获,努力但耘耔。

堂前有松桂,年年长柯枝。

生意不自已,何心论报施。

请子对佳木,长哦经德诗。

甲戌正月从君用弟觅月桂栽

〔宋代〕 陈文蔚

花发枝头月月新,不妨分种过西邻。

琴书结束归来日,要使门庭长有春。

老人及儿辈皆和再用前韵

〔宋代〕 陈文蔚

不而繁桃俗杏栽,诗怀端为此花开。

自缘祗结冰坷侣,花底浑无欲驾来。

甲申正月答昌甫见寄韵代书

〔宋代〕 陈文蔚

负迷法漂迹,关心为倚门。

尽叹惟啜菽,奉旨屡空尊。

温剂劳分红,新诗且记存。

开缄细吟讽,小立近黄昏。

六月十七夜待月

〔宋代〕 陈文蔚

凝伫虚亭未惬心,清光隐隐隔疏林。

欲观玉鉴呈全体,独倚朱栏到夜深。

七月四夜十过差凉闲坐和徐子融晦日所寄四绝

〔宋代〕 陈文蔚

每向清宵自省愆,滔滔无奈世皆然。

盈亏消息因而悟,万事支颐一听天。

寄题张正国斗斋

〔宋代〕 陈文蔚

贬值大厦室庐窘,之子数椽天地宽。

醉里挥毫诗胆大,不悬金印老江干。

贾元永寄诗有穷愁之叹和韵宽之

〔宋代〕 陈文蔚

我生抱孤贞,有似窗前竹。

却笑日用功,采绿不盈掬。

诗书负宿愿,发愤处幽独。

古人刮目处,论道不隔宿。

吾计决已久,不疑何待卜。

一书讯安否,双鱼勤往复。

丈夫气相许,云雨讵翻覆。

穷通付一醉,东邻酒方熟。

希颜见寄二绝和韵 其二

〔宋代〕 陈文蔚

乳燕将雏看学飞,绝胜对客麈频挥。绿阴翠幄閒中好,谁道春随红紫归。

十二月十二日踏雪度崧岭

〔宋代〕 陈文蔚

雪行崧岭岁华新,又作残年踏雪人。

茅屋画檐俱富贵,穉松枯木总精神。

哦诗未怕寒生粟,举酒惟知暖欲春。

自说到家贫亦好,两峰站外玉璘峋。

十一月十四夜诵康节诗至忆弟三首潸然有感

〔宋代〕 陈文蔚

人生虽是有愚贤,到底天伦只一般。

惆怅同安何处所,不堪岁暮更天寒。

送赵国晋随侍之江西

〔宋代〕 陈文蔚

如今无复酒肠宽,十五年同一梦间。

岁月易从愁里换,鬓毛多向别时斑。

诸公台阁总皆着,独我山林自爱闲。

见说西风欲回首,樽前重得话间关。

送赵惠卿赴玉沙法曹赴玉沙法曹

〔宋代〕 陈文蔚

不辞艰险涉江湖,素志惟期欲展舒。

平允外应无别法,坦夷中自有享衢。

虽云天远雁行近,未至风高鱼素疏。

见说民淳须事简,不妨宦学进工夫。

十一日同诸友登南台二绝

〔宋代〕 陈文蔚

万里秋风约我曹,俯观阛阓总尘劳。

跻攀不藉登山屐,身世从知本自高。

十月九日同公美践上林之纪回纪实

〔宋代〕 陈文蔚

景入小春方嫩寒,缓行不觉鸟间关。

倚空叠嶂何崷崒,带石清溪屡绕环。

政拟徘徊檀木岭,且先点检上林山。

杖藜未作忙归计,又喜临清得钓湾。

 1 2 3 4 5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