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客饮瓢泉,客以泉声喧静为问。余醉,未及答。或以“蝉噪林逾静”代对,意甚美矣。翌日为赋此词以褒之也。
水纵横,山远近,拄杖占千顷。老眼羞明,水底看山影。度教水动山摇,吾生堪笑,似此个、青山无定。
一瓢饮,人问“翁爱飞泉,来寻个中静;绕屋声喧,怎做静中镜”?“我眠君且归休,维摩方丈,待天女、散花时问。”
译文
在瓢泉饮酒,客人问泉声是喧闹还是安静。我醉了来不及回答。或者能以“蝉噪林逾静””应对,一片喧闹的蝉声,更使山林显得寂静。显得意境更美。第二天特地用这词来夸奖。
河水纵横交错,青山远近布列,柱杖游遍这重山叠水。老眼怕光,俯视水底看山影。试看水波荡而山影摇,笑自己一生,恰如这山影飘摇无定。
瓢泉饮酒,有人问:“你喜爱飞泉,是想寻得幽静;而今泉水声绕屋喧嚣,怎么会安静呢?“我想睡觉了,你也回去休息吧,这个问题,待维摩讲经,天女散花时问。”
注释
祝英台近:词牌名,又名“祝英台”“祝英台令”“怜薄命”“月底修箫谱”等。正体双调七十七字,前段八句三仄韵,后段八句四仄韵。
饮瓢泉:在瓢泉饮酒。
客以泉声喧静为问:客人问泉声喧闹还是幽静?蝉噪林逾静:梁代诗人王藉《入若耶溪》诗有:“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合成一联,有以动衬静之意。
翌日:第二天。褒:夸赞、表扬。
“水纵横”三句:拄杖游遍瓢泉地区的山山水水。
“老眼”二句:怕阳光刺眼,只好去看水中青山的倒影。
“度教”三句:水面摇动,山影亦随之荡漾,想我的一生不也是如此么。度教:试看。此个:这样,即下文水中的山影。
一瓢饮:语出《论语·雍也》:“子曰:‘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这是孔子赞扬颜回安贫乐道的话。一瓢饮,原指一瓢清水,此处借指一瓢酒,即题序之“饮瓢泉”。
“人问”四句:您来瓢泉是为了得到安静,但是泉水绕屋流淌,声音喧哗,你又怎么能得到安静呢?个中:这里,其中。
“我眠”句:用陶潜故事:陶潜隐居时,无论谁来相访,只要有酒,就取出与之共饮。他若先醉,就对客说:“我醉欲眠卿可去。”表现陶潜率真的性格。
“维摩”二句:用维摩讲经、天女散花的佛经故事来回答。据《维摩诘经》载:有一天维摩宣讲佛经时,仙女向听讲的众人抛洒天花。花洒到诸菩萨身上都不沾自落,而落到大弟子身上时则沾而不落,这就说明大弟子的凡心未除。维摩:即维摩诘,佛教人物,与释迦牟尼(俗称如来佛)同时,善讲大乘教义。方丈:寺庙长老及住持说法的地方,因一丈见方,故称。后即用作对寺院长老及住持的代称。
参考资料:
1、辛弃疾著;崇贤书院释译.图解辛弃疾词:黄山书社,2016.03:第232-234页
2、徐汉明选著;黄志良.黄沛然配画,配画辛词一百首:巴蜀书社,1993.10:第164页
3、汪华光编著.辛弃疾在铅山 词作地名寻踪:金城出版社,2011.01:第42页
这首词抒发的是山水之乐,动静之趣。假禅理以言遭际也。这首词上片写水中青山的倒影,水动则倒影动,用水动山摇来比喻自己身世飘摇。下片写客主问答。从泉水喧响中提出了怎么动中求静的问题,但作者没有正面回答。而是让客人从佛经天女散花这一故事中去领会。整首词山动水静的描述,既有哲理的韵味,又象征着宦海浮沉,身在其中飘摇不定,寄托了词人的良多感慨。
上片起句“水纵横,山远近,拄杖占千顷”,甚是豪迈,作者将此地的纵横交错、远近横陈的山水都游览遍了,却用一个“占”字点出,突出了辛弃疾畅游山水的愉悦之感,虽然在政治上失意,不能得到重用,但是词人只是用一根手杖,便占据了这千顷之广的山水,豪气万千。 “老眼”等几句,则是写词人从水中看山的倒影的趣事,“羞”字点出了词人为自己偌大年纪还有如此童心而产生的害羞之感,但是词人又禁不住这种诱惑,他搅动水面,使青山在水中摇动,可见此时词人的内心是十分愉悦的。
下片充满禅机,“一瓢饮”三字短韵,始点出“饮泉”。以下皆讥客问不当之语,下接“人间翁爱飞泉”,四句皆客间之词,客意翁既爱静矣,又爱飞泉来寻静境,泉声速屋喧,何有静中之境?是客以万籁俱息而马静,真不知静境者矣;微风良夜,泠冷呜泉,人籁灭寂,虚籁生林之境,方是静境。客既不识静境,所问非是,乃答以“我眠君且归休,维摩方丈,待天女散花时间”三句,我醉欲眠君且去,今日不必问矣,此一拒却也。待维摩居士示疾丈室,文殊师利来间病时再问,此二拒却也。因为问也并不容易,学养不足者不能启问,释迦遣文殊师利往问维摩居土之疾,以维摩居士具入学养,惟有文殊师利才能胜此启问之任。丈室中天女散花,果不着文殊师利之身。稼轩用此典寅,寅讥客不知进退动机之机。
这词通过细致的观察与感受,描写了动中有静,从动见静的山水情趣。词前的小序引用了梁代诗人王藉的诗句解答了这个问题,它和词的内容是互相补充、互相生发的。全文犹如一篇艺术小品,抒发了山水之乐,动静之趣。
参考资料:
1、辛弃疾著;崇贤书院释译.图解辛弃疾词:黄山书社,2016.03:第232-234页
2、马群.中国古典文学作品选读 辛弃疾词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06月第1版:第87页
3、吴则虞选注.辛弃疾选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06:第174页
疑绍熙五年(公元1194)八月,罢福建安抚使,再到期思卜筑。这首词大约作于庆元元年(1195年),帅闽罢归之后,此时辛弃疾再次罢官闲居于信州带湖。是年瓢泉新居落成,但尚未迁居。
在作者于瓢泉陈设的宴会上,有一位不晓事的客人问了已经喝醉的主人一个看似难以回答的问题。他说:“您说您因为好静,所以到瓢泉来寻求安静,可是这里泉声绕屋而响,怎能取静呢?”一个聪明的客人借前人诗歌代主人答道:“比如一座幽深的山林,有蝉鸣,只能增加深林的静趣,并不能使这山林热闹起来。”作者觉得这个回答妙得很,于是写下这首抒山水之乐、言动静之趣的小品词,送给他作褒奖。
参考资料:
1、辛弃疾著;崇贤书院释译.图解辛弃疾词:黄山书社,2016.03:第232-234页
2、汪华光编著.辛弃疾在铅山 词作地名寻踪:金城出版社,2011.01:第42页
3、叶嘉莹主编 母庚才 顾之京副主编 朱德才 薛祥生 邓红梅编著.辛弃疾词新释辑评 (下册):中国书店,2006年01月第1版:第876-87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