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分类 汉语字典 汉语词典 成语大全 故事大全 词牌名 在线反馈
丁敬

丁敬


[ 清代 ]

丁敬(1695—1765)清代书画家、篆刻家。字敬身,号钝丁、砚林,别号龙泓山人、孤云、石叟、梅农、清梦生、玩茶翁、玩茶叟、砚林外史、胜怠老人、孤云石叟、独游杖者等,浙江杭州府钱塘县人。乾隆初年举鸿博不就,卖酒街市。嗜好金石文字,工诗善画,所画梅笔意苍秀。尤精篆刻,擅长切刀法,为“浙派篆刻”开山鼻祖,“西泠八家”之首。有《武林金石记》、《砚林诗集》、《砚林印存》、《寿寿初稽》等。 ► 丁敬的诗词

人物生平

“浙派篆刻”兴起于清代中叶,与皖派一起被称为清代最主要的两大流派,其开山祖就是丁敬。

丁敬,生于清圣祖康熙三十四年(1695),卒于高宗乾隆三十年(1765),年七十一岁。字敬身,号砚林,又有钝丁、清梦生、梅农、丁居士、玩茶翁、龙泓山人、砚林外史、胜怠老人、孤云石叟、独游杖者等别号。浙江杭州人。工书能诗,精于鉴赏,收藏颇丰。著有《武林金石录》、《龙泓山馆诗钞》、《砚林集拾遗》、《龙泓山人印谱》等。出身贫苦,但生性耿介。乾隆元年(1736)举“博学鸿词”科,不赴而归,在江干市肆酿酒为生,以布衣自乐。晚年家道衰落,贫困交加,但仍洁身自好。

丁敬好金石,工篆刻,篆刻宗秦汉印篆和前人长处,又常探寻西湖群山、寺庙、塔幢、碑铭等石刻铭文,亲临摹拓,不惜重金购得铜石器铭和印谱珍本,精心研习,又不囿成规,因此技法大进。擅长以切刀法刻印,苍劲质朴,独树一帜,别具风格,开“浙派篆刻”之先河,世称“浙派”鼻祖,与蒋仁、黄易、奚冈等并称“西泠八家”,丁敬居首。他的印谱,海内奉为圭臬,日本名士也争相高价购买。善写梅,亦擅兰、竹、水仙,清新有致。嗜书博学,有“于书无所不窥,嗜古耽奇,尤究心金石碑版”之谓,有“博古好学”之名。善诗文,有“诗国”之称,造语奇崛,最工长篇;与金农友善,常相唱和。喜藏书,精收藏,也是当时著名的藏书家和文物学家。

丁敬一生未仕却极富才学,喜与文人墨客交游;他酷爱收藏且善于鉴别金石碑版,又精通诗文、书法、绘画以及古字画鉴赏,这些禀赋为他在篆刻艺术上取得辉煌成就打下坚实的功底。丁敬最大的成就在于篆刻。他取法汉印,涉猎宋元,兼采明代文彭、何震、苏宣等人的篆刻成就,借鉴古人而不泥古不化,在将各时期印章特点融会贯通的基础上锐意创新求变。当他步入中年时,印坛渐呈衰象,丁敬便在自己的作品上力求有所突破,在篆刻上特别讲究刀法,常用切刀、碎刀表现笔意,融入隶楷趣味,布局推陈出新,从而在篆法、章法、刀法三方面都有自己独创性的建树,其篆刻风格平正、古朴、浑厚,一洗当时浮滑纤巧的习气。丁敬创立了以古朴雄健的风格著称于世的“浙派”,有别于柔美流畅的皖派。

继丁敬以后有蒋仁、黄易、奚冈、陈豫钟、陈鸿寿、赵之琛、钱松等人,他们连同丁敬合称“西泠八家”。浙派艺术支配清代印坛一个多世纪,影响极深远。

对于丁敬在篆刻上的地位,其同时代的汪启淑在《续印人传》中作如下评论:丁敬的篆刻“古拗峭折,直追秦汉,于主臣(何震)、啸民(苏宣)外,另树一帜。两浙久沿林鹤田派,钝丁力挽颓风,印灯续焰,实有功也”。

由于风格独特,丁敬的印谱被海内奉为圭臬,日本名士也以高价购买。对前来求印的人,丁敬不管来人地位高低、报酬丰薄,而主要是以艺术相交。他不阿权贵,传说有人趾高气扬奉了刘中丞之命要丁敬刻印,一直等到傍晚,才有个人把一个纸包交给他,那家伙打开纸包一看,里面有两方印,一方刻着“鬼魅登门”,一方刻着“狗仗人势”,纸条上写道:“篆刻原为雅事,权势焉得强求。”气得那人脸色惨白,灰溜溜地走了。虽然是传说,但从丁敬一生的为人处世来看,并非空穴来风。

1921年,西泠印社创始人之一丁辅之得石于曜山之阴,似人状,命工造丁敬身像,置三老石室旁,以志纪念。现坐像重建于1978年。

丁敬著有《武林金石录》、《砚林诗集》、《砚林印谱》、《龙泓山人集》等著作,其篆刻作品收入《西泠四家印谱》。

猜你喜欢
景星
两汉佚名

景星显见,信星彪列,象载昭庭,日亲以察。

参侔开阖,爰推本纪,汾脽出鼎,皇佑元始。

五音六律,依韦飨昭,杂变并会,雅声远姚。

空桑琴瑟结信成,四兴递代八风生。

殷殷钟石羽龠鸣。河龙供鲤醇牺牲。

百末旨酒布兰生。泰尊柘浆析朝酲。

微感心攸通修名,周流常羊思所并。

穰穰复正直往宁,冯蠵切和疏写平。

上天布施后土成,穰穰丰年四时荣。

蓬莱三殿侍宴奉敕咏终南山应制

北斗挂城边,南山倚殿前。

云标金阙迥,树杪玉堂悬。

半岭通佳气,中峰绕瑞烟。

小臣持献寿,长此戴尧天。

述酒

重离照南陆,鸣鸟声相闻;

秋草虽未黄,融风久已分。

素砾皛修渚,南岳无馀云。

豫章抗高门,重华固灵坟。

流泪抱中叹,倾耳听司晨。

神州献嘉粟,西灵为我驯。

诸梁董师旅,芊胜丧其身。

山阳归下国,成名犹不勤。

卜生善斯牧,安乐不为君。

平王去旧京,峡中纳遗薰。

双阳甫云育,三趾显奇文。

王子爱清吹,日中翔河汾。

朱公练九齿,闲居离世纷。

峨峨西岭内,偃息常所亲。

天容自永固,彭殇非等伦。

东方未明
先秦佚名

东方未明,颠倒衣裳。颠之倒之,自公召之。

东方未晞,颠倒裳衣。倒之颠之,自公令之。

折柳樊圃,狂夫瞿瞿。不能辰夜,不夙则莫。

农父
唐代张碧

运锄耕劚侵星起,陇亩丰盈满家喜。

到头禾黍属他人,不知何处抛妻子。

和子由论书
宋代苏轼

吾虽不善书,晓书莫如我。

苟能通其意,常谓不学可。

貌妍容有颦,璧美何妨橢。

端庄杂流丽,刚健含婀娜。

好之每自讥,不谓子亦颇。

书成辄弃去,谬被旁人裹。

体势本阔略,结束入细麽。

子诗亦见推,语重未敢荷。

迩来又学射,力薄愁官笴。

多好竟无成,不精安用夥。

何当尽屏去,万事付懒惰。

吾闻古书法,守骏莫如跛。

世俗笔苦骄,众中强嵬騀。

钟张忽已远,此语与时左。

行行游且猎篇
唐代李白

边城儿,生年不读一字书,但知游猎夸轻趫。

胡马秋肥宜白草,骑来蹑影何矜骄。

金鞭拂雪挥鸣鞘,半酣呼鹰出远郊。

弓弯满月不虚发,双鸧迸落连飞髇。

海边观者皆辟易,猛气英风振沙碛。

儒生不及游侠人,白首下帷复何益!

古歌
两汉佚名

秋风萧萧愁杀人,出亦愁,入亦愁。

座中何人,谁不怀忧。

令我白头。

胡地多飚风,树木何修修。

离家日趋远,衣带日趋缓。

心思不能言,肠中车轮转。

墨子怒耕柱子

  墨子怒耕柱子。耕柱子曰:“我无愈于人乎?”墨子曰:“我将上太行,以骥与牛驾,子将谁策?”耕柱子曰:“将策骥也。”墨子曰:“何故策骥也?”耕柱子曰 :“骥足以策。” 墨子曰:“我亦以子为足以策,故怒之。”耕柱子悟。

拟咏怀诗二十七首·其四

楚材称晋用,秦臣即赵冠。

离宫延子产,羁旅接陈完。

寓卫非所寓,安齐独未安。

雪泣悲去鲁,凄然忆相韩。

唯彼穷途恸,知余行路难。

古诗词
诗人合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