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分类 汉语字典 汉语词典 成语大全 故事大全 词牌名 在线反馈
盛度

盛度


[ 宋代 ]

(968—1041)应天府人,徙居杭州馀杭,字公量。太宗端拱二年进士。补济阴尉。累迁尚书屯田员外郎。契丹扰边,数上疏论边事。奉使陕西还,绘《西域图》、《河西陇右图》。累擢右谏议大夫,翰林学士。坐交通周怀政,出知光州,再贬和州团练副使。复为翰林学士、给事中。仁宗景祐二年拜参知政事,迁知枢密院事,坐事罢。复知扬州,加资政殿学士知应天府。卒谥文肃。尝奉诏同编《续通典》、《文苑英华》,有《愚谷》、《银台》、《中书》、《枢中》等集。 ► 盛度的诗词

人物生平

开宝元年(969),盛度出生于余杭瓶窑镇(今属浙江杭州)。曾祖盛珰入仕吴越国,时任钱塘令(盛氏家谱中说余杭令),因此全家徙居余杭,而今瓶窑黄山有盛姓村民20余户100余人,有家谱为证是盛氏后裔。盛度父亲盛豫在吴越王钱俶时任检校太傅,随钱俶献土出使宋朝归来,官至尚书度支郎中。当时人说:“盛太傅无忧色,吾属安矣。”纳土归宋,这是吴越国的明智之举,而盛豫在吴越归宋全国统一的历史关键时刻,起了安定地方促进团结的作用。

盛度幼小读书,敏而好学,和大多数读书人一样,走的是一条科举入仕的道路。北宋端拱二年(989),26岁的盛度进士及第,开始步入北宋政坛。历任济阴尉、封丘主簿、光禄寺丞、御史台推勘官、秘书省秘书郎、直史馆、三司户部判官、尚书屯田员外郎等职。时宋辽交战,契丹扰犯大名(今冀、鲁、豫部分地区)时,曾随帝出征至大名(今河北大名东),他数次上疏朝廷,陈述戍边之策。旋奉命出使陕西,勘察疆域,参质汉唐故地,绘成《西域图》,呈献宋真宗。真宗询问西域地理形势,度就详细介绍酒泉、张掖、武威、敦煌、金城(今兰州市)等五郡之东南形势,绘出《河西陇右图》,标明山川、道路、壁垒、区聚,以供备览,且应答咨询如流,真宗称其博学。累擢知制诰、右谏议大夫、翰林学士、史馆修撰、兵部郎中。后几经谪起。寇准罢相后,度以宦官罪,出知光州。乾兴元年(1022)再贬和州团练副使。天圣初重又起用,复为兵部郎中,迁知筠州、知审刑院、知扬州、加集贤院学士。复为翰林学士,迁给事中。受诏议定流通解池盐法,允许商旅“入钱算盐”。寻进礼部侍郎兼端明殿学士,仁宗召问边备之计,度陈述十条建议。景祐二年(1035)任参知政事,四年知枢密院事。后坐事,罢为尚书左丞,先后知扬州、泰州、应天府(今南京)。宝元二年(1039年)辞官归里。最后以太子少傅致仕。卒后赠太子太傅,谥文肃。

成就

绘《西域图》

北宋前期,北方契丹骚扰北宋北部边境,盛度屡次上疏议论边事。后来奉旨出使陕西,他实地勘察了边疆的地势,又参考了汉、唐以来的古地图,绘制成了《西域图》献给朝廷,又绘酒泉、张掖等五郡东南山川形势为《河西陇右图》。一次,盛度在宫中便殿向皇帝奏事时,宋真宗问起所上《西域图》一事,盛度趁机向皇帝建议说:“西域的酒泉、张掖、武威、敦煌、金城五郡的东南面,自秦朝以来就开始修筑长城,西起临洮,东至辽碣,绵延万里。历代都有地方官员层层管理和驻军把守,战时烽火相望,这是为形势所迫而采用的抵御之道。唐朝时在边境设置节度使,后以宰相兼领,但因为用人不当,虽然有河山之险而不能坚守,有甲兵之利而不能防御。现在我又重新绘制山川、道路、壁垒、区聚,取名为《河西陇右图》,以供皇上参考。”盛度的话,博得了真宗由衷的称赞,“爱卿真是位博学之士啊!” 从这件事中,可以看出,盛度对历代边疆的防务都有研究,而且不乏真知灼见,更为可贵的是,盛度具有比较专业的地理学知识,确是位博学多才之士。

力主边防

北宋时期,皇帝为加强中央集权,地方实行分权制,以防止将帅专权。中央禁军的力量得到空前加强,而对边疆的防务却削弱了,所以北宋一朝边患不断。盛度主张重兵镇守边境重地,可谓切中时弊。宋仁宗时,盛度又以边事十条,上书朝廷,议论得当,得到皇帝的赞赏。至于多少为朝廷所采用暂且不论,但两朝皇帝都视为股肱之臣,则是不假。

改革盐法

盛度担任给事中时,受诏与御史中丞王随议定流通解池盐法,也就是改革盐法。

宋代的商业繁荣,商税成为政府重要财源之一。政府为了搜括更多的钱财,对盐、茶、酒等实行专卖,即由官府控制这些物品的生产并垄断销售。盐是人民日常必不可缺的生活资料,也是北宋政府控制最严的专卖品。北宋自统一以来,为使“天下盐利皆归县官”,特别“重私贩之禁”。食盐专卖造成流通不畅、盐价高、盐质低的恶果,人民深受其害,甚至出现河北地区“以盐比药”、江西地区“人苦淡食”的情况,政府的收入也减少。

天圣八年,有人上书:“县官禁盐,得利微而为害博,两池积盐为阜,其上生木合抱,数莫可较。宜听通商,平估以售,可以宽民力。”指出了政府禁止食盐流通得利少而为害大的弊端,两池累积的盐堆成了山,以至于上面长出了合抱粗的树木,可是食盐流通阻遏,运不出来,建议政府开放盐禁。于是宋仁宗诏见翰林学士盛度、御史中丞王随议更其制度。盛度经过仔细的调查研究,给皇帝上书,指出允许民间经营盐业的五大好处,“方禁商时,伐木造船辇运,兵民不胜疲劳,今去其弊,一利也;陆运既差帖头,又役车户,贫人惧役,连岁逋逃,今悉罢之,二利也;船运有沉溺之患,纲吏侵盗,杂以泥沙硝石,其味苦恶,疾生重膇,今皆得食真盐,三利也;钱币,国之货泉。欲使通流,富家多藏镪不出,民用益蹙,今岁得商人出缗钱六十余万助经费,四利也;岁减盐官、兵卒、畦夫佣作之给,五利也。”当年十月,皇帝下诏“罢三京、二十八州军榷法,听商人入钱若金银京师榷货务,受盐两池。” 盛度改革盐法,其实质就是“听商旅入钱算盐”(即“通商”),也就是允许商人将钱财或刍粟运缴京师或边地,然后在官府指定的地区取盐销售。这种办法虽然也对民间经商进行限制,但它从根本上改变了政府对食盐的垄断和专卖,利用了民间资本,减轻了政府的负担,促进了食盐的流通,也有利于人民的生活。此法行之一年,国家税收增加了十五万。

轶事典故

盛度登第,其父喜甚,解颐而卒。齐东野语 又岐县樊纪登第,其父亦以喜脱颐,有声如破瓮。

盛文肃撰□文节神道碑,石参政急问曰:“谁撰?”盛对曰:“度撰。”满堂大笑。湘山野录

盛文肃丰肥。一日自殿前趋出,宰相在后,盛初不知。忽见,急欲趋避,行百余步,乃得直舍,隐于其间。石学士见其喘甚,问之,盛告其故。石曰:“相公问否?”盛曰:“不问。”别去十余步,乃悟,骂曰:“奴乃以我为牛。”涑水纪闻

盛文肃丰肌大腹,居马上,前如俯,后如仰,而眉目清秀。东都事略:度肌体丰大,艰起拜。有拜之者,俯伏不能兴,或至诟骂。丁晋公谓疎瘦,面如刻削,二公皆浙人也。梅学士询,好洁衣服,裛以龙麝。其在官舍,每晨起,将视事,必焚香两罏,以公服罩之,撮其袖以出。坐定徐展,浓香郁然满室。有窦元宾者名家子,为馆职,而不事修洁,衣服垢汗,经时未尝沐浴,时人为之语曰:“盛肥丁瘦,梅香窦臭。”归田录 涑水纪闻以窦元宾为孙何,余同。

盛度在翰苑日,昭陵召入草诏,文肃奏曰:“臣体不能伏地,乞赐一平面子。”至则诏已成矣。或曰:“文肃属文思迟,乞平面子,盖亦善用其短也。”曲洧旧闻

盛度以久任泣于上前,遂参知政事。王博文仿度泣,遂自龙图学士为枢密副使。时萧定基为殿中侍御史,有士人匿名以河满子嘲之。一日奏事,上曰:“闻外有河满子。”定基曰:“臣知之。”上令定基自歌于殿,既而贬之。时有语曰:“殿上一声河满子,龙图双泪落君前。”碧云騢 东轩笔录云:天圣间,章仲昌坐讼科场事,其叔郇公奏乞押归本乡,时王宗道为王邸教授最久,而殿中侍御史萧定基有人作河满子以嘲之,龙图阁直学士王博文为三司使,自以久次泣于上前,遂除枢密副使,时人志其事曰:“仲昌故国三千里,宗道深宫二十年。殿院一声河满子,龙图双泪落君前。”涑水纪闻云:章祐四年,锁厅人最盛,是时陈尧佐为宰相,韩亿为枢密副使。既而解牒出,尧佐子博古为解元,亿子孙四人皆无落者。众议喧然,作河满子以嘲之,流闻禁内,殿中侍御史萧定基时掌誊录,因奏事,上问河满子之词,定基因诵之。先是天章阁待制范仲淹,坐言事左迁饶州,王宫待制王宗道,因奏事自陈为王府官二十年不迁,诏改除龙图阁学士。王博文言于上曰:臣老且死,不复得望两府之门。因涕下。上怜之,遂为枢副。当时轻薄者嘲之曰:“天章故国三千里,学士深宫二十年,殿院一声河满子,龙图双泪落君前。”以上三说各异,无从释别,并录之。又事实类苑引东斋记事一条,与东轩笔录略同。

盛文肃公刚蹇性傲而狷急,为内相时,孙忭方召试馆职,以文投之,文肃大怒曰:“投贽皆邪道,非公朝所尚。”呵责再三,孙惶然失措而退。比试学士院,孙夙夜忧其摈落,文肃乃题所试卷为三等上,其公正如此。青箱杂记

盛文肃知扬州时,夏有章授郑州推官,过扬州,文肃骤称其才雅。明日置酒召之,人谓有章曰:“盛公未尝燕过客,其器重者方召一饭。”有章荷其意,为一诗以酬之。至客次,先使持诗入,公得诗,不发封,即还之,使人谢有章曰:“度已衰老无用,此诗不得复见。”有章殊不意,往见通判刁绎,具言所以。绎乃往见文肃曰:“公始待有章甚厚,今乃不读其诗,何也?”公曰:“始见气韵清修,谓必达器。今封诗乃自称新圃田从事。得一幕官,遂尔轻脱。君但观之,必止于此官,志满矣。”未几,卒于京师。

猜你喜欢
景星
两汉佚名

景星显见,信星彪列,象载昭庭,日亲以察。

参侔开阖,爰推本纪,汾脽出鼎,皇佑元始。

五音六律,依韦飨昭,杂变并会,雅声远姚。

空桑琴瑟结信成,四兴递代八风生。

殷殷钟石羽龠鸣。河龙供鲤醇牺牲。

百末旨酒布兰生。泰尊柘浆析朝酲。

微感心攸通修名,周流常羊思所并。

穰穰复正直往宁,冯蠵切和疏写平。

上天布施后土成,穰穰丰年四时荣。

蓬莱三殿侍宴奉敕咏终南山应制

北斗挂城边,南山倚殿前。

云标金阙迥,树杪玉堂悬。

半岭通佳气,中峰绕瑞烟。

小臣持献寿,长此戴尧天。

述酒

重离照南陆,鸣鸟声相闻;

秋草虽未黄,融风久已分。

素砾皛修渚,南岳无馀云。

豫章抗高门,重华固灵坟。

流泪抱中叹,倾耳听司晨。

神州献嘉粟,西灵为我驯。

诸梁董师旅,芊胜丧其身。

山阳归下国,成名犹不勤。

卜生善斯牧,安乐不为君。

平王去旧京,峡中纳遗薰。

双阳甫云育,三趾显奇文。

王子爱清吹,日中翔河汾。

朱公练九齿,闲居离世纷。

峨峨西岭内,偃息常所亲。

天容自永固,彭殇非等伦。

东方未明
先秦佚名

东方未明,颠倒衣裳。颠之倒之,自公召之。

东方未晞,颠倒裳衣。倒之颠之,自公令之。

折柳樊圃,狂夫瞿瞿。不能辰夜,不夙则莫。

农父
唐代张碧

运锄耕劚侵星起,陇亩丰盈满家喜。

到头禾黍属他人,不知何处抛妻子。

和子由论书
宋代苏轼

吾虽不善书,晓书莫如我。

苟能通其意,常谓不学可。

貌妍容有颦,璧美何妨橢。

端庄杂流丽,刚健含婀娜。

好之每自讥,不谓子亦颇。

书成辄弃去,谬被旁人裹。

体势本阔略,结束入细麽。

子诗亦见推,语重未敢荷。

迩来又学射,力薄愁官笴。

多好竟无成,不精安用夥。

何当尽屏去,万事付懒惰。

吾闻古书法,守骏莫如跛。

世俗笔苦骄,众中强嵬騀。

钟张忽已远,此语与时左。

行行游且猎篇
唐代李白

边城儿,生年不读一字书,但知游猎夸轻趫。

胡马秋肥宜白草,骑来蹑影何矜骄。

金鞭拂雪挥鸣鞘,半酣呼鹰出远郊。

弓弯满月不虚发,双鸧迸落连飞髇。

海边观者皆辟易,猛气英风振沙碛。

儒生不及游侠人,白首下帷复何益!

古歌
两汉佚名

秋风萧萧愁杀人,出亦愁,入亦愁。

座中何人,谁不怀忧。

令我白头。

胡地多飚风,树木何修修。

离家日趋远,衣带日趋缓。

心思不能言,肠中车轮转。

墨子怒耕柱子

  墨子怒耕柱子。耕柱子曰:“我无愈于人乎?”墨子曰:“我将上太行,以骥与牛驾,子将谁策?”耕柱子曰:“将策骥也。”墨子曰:“何故策骥也?”耕柱子曰 :“骥足以策。” 墨子曰:“我亦以子为足以策,故怒之。”耕柱子悟。

拟咏怀诗二十七首·其四

楚材称晋用,秦臣即赵冠。

离宫延子产,羁旅接陈完。

寓卫非所寓,安齐独未安。

雪泣悲去鲁,凄然忆相韩。

唯彼穷途恸,知余行路难。

古诗词
诗人合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