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分类 汉语字典 汉语词典 成语大全 故事大全 词牌名 在线反馈
刘定之

刘定之


[ 明代 ]

刘定之(1409年—1469年9月15日),字主静,号呆斋,江西永新人。明代大臣、文学家。正统元年(1436年)进士。历官编修、洗马、成化二年(1466年)入直文渊阁,进工部右侍郎兼翰林学士。成化四年(1468年)迁礼部左侍郎。成化五年(1469年),刘定之去世,年六十一。追赠礼部尚书,谥号“文安”。刘定之学问渊博,善文工诗,著有《周易图释》、《否泰录》、《呆斋集》等。

人物生平

刘定之生于明成祖永乐七年(1409年),自幼聪明异常,父亲教他读书,每日背诵数千言。父亲见他好学,遂令其博览群书,但禁止其写文章。定之每每私下里尝试作文。一日,刘定之患病,父亲探视时发现了他写的《祀灶文》和《咏桃浆》诗,惊叹道:“子有八面受敌之才”将来必为伟器。”果然,宣德十年(1435年)刘定之考中举人,正统元年(1436年),会试第一,殿试又夺得探花,一时名扬天下。被授任翰林编修。

正统四年(1439年),京城发大水,全城被淹。刘定之应诏陈述十条建议,均不被朝廷采纳。

正统十三年(1448年),弟弟刘寅之与乡人发生冲突,牵连到刘定之,竟被逮捕入狱,最后终于真相大白。刘定之编修任满,升侍讲。

代宗即位(1450年),刘定之又上言十事,论及战阵、守备、练兵、选将至官吏的铨选、迁降、考察、赏罚,所言皆治国安邦的大计,受到皇帝的褒奖。

景帝三年(1452年),升司经局洗马,也先当时请求代宗派使者回报,刘定之援引旧例请求同意,但代宗不愿接回被俘的英宗,此事便没有立即获准。后又升为右春坊右庶子。 

天顺改元(1457年),任通政司左参议仍兼翰林侍讲,不久又升翰林学士。

天顺八年(1464年),明宪宗即位,任太常少卿兼侍读学士,直径筵。

成化二年(1466年)十二月,以本官入直文渊阁参与朝政。

成化三年(1467年)八月,进工部侍郎兼翰林学士。当时江西、湖广两地发生旱灾,但地方官员仍然照收百姓的赋税。刘定之上疏宪宗说:“现在国家粮库充足,储备厚实,而江西、湖广等地百姓因灾无收,张口待哺,还要照样交纳租赋,这不是皇上怜爱百姓的本意,请皇上体恤下情。”宪宗被他的言辞所感动,立刻下旨停征课税。

成化四年(1468年),刘定之时任礼部左侍郎,仍兼翰林学士。当时万贵妃专宠,皇后很少能够见到宪宗,太子又为确立,代宗的女儿已十五岁(及笄)却还未下嫁。刘定之趁着久旱之时,一同上疏谈及这些事。并请求经筵时一并讲说太祖朱元璋亲作的书,赶除异端邪教,不要让其害政耗财。宪宗将其奏疏留中不下。 

同年六月,钱太后(孝庄钱皇后)去世,周太后(孝肃周皇后)不愿钱太后与英宗合葬。宪宗命太监夏时与怀恩召集辅臣,商议钱太后的丧葬事宜。阁臣彭时首先反对。次日,宪宗再召彭时、刘定之等重议此事,彭时仍坚持前议。宪宗说:“朕难道不知道你说的这些吗?朕只是担心钱太后一旦入葬,就会使母后(周太后)难与先帝合葬。”刘定之回答:“孝顺之道贵在守大义,而不是守长辈一时之命!”彭时及内阁重臣商辂也先后劝说宪宗。宪宗说:“连母亲的命令都不听了,还能算孝顺儿子吗?”彭时向宪宗建议:“可以将钱太后葬于先帝之左,虚右位以待周太后将来。”

刘定之与彭时、商辂之后又联名上疏说:“太后作配先帝,正位中宫,陛下尊她为太后,下诏宣示天下。先帝全夫妇之伦,陛下尽母子之爱,都得大义。现在太后梓宫应当合葬裕陵,她的神主应当附祭太庙,这是无可更改之礼。近来听说要另择地埋葬太后,臣等实是心怀疑惧。我们私下以为陛下之所以迟疑,是因为考虑到当今皇太后万寿之后,应当与先帝同尊,因此担心二后并配先帝,不合祖宗之制。但考之古代,汉文帝尊生母薄太后,而吕后仍附祭长陵。宋仁宗追尊生母李宸妃,而刘后仍附祭太庙。现在如果陵庙之制稍有不合适,则会有背前人之美,受后人讥笑。”吏部尚书李秉、礼部尚书姚夔等九十九位廷臣也同意钱太后与英宗合葬。宪宗仍担心违背周太后的意志,此后更发出为钱太后另择葬地的谕旨。姚夔等两百余名朝臣一起伏在文华门哭请,宪宗下令群臣止哭退去,群臣叩头拒命,声言:“不得钱太后合葬旨意,绝不敢退下。”自巳时(上午九点至十一点)跪至申时(下午三点至五点)。宪宗与周太后无可奈何,这才听从了刘定之等人的建议。

不久后,刘定之患病,多次上疏请求致仕,宪宗下诏挽留,并派太医为他看病、宦官前往赏赐。

成化五年(1469年)八月十日(9月15日),刘定之于任上病逝,终年六十一岁。追赠资善大夫、礼部尚书,谥号“文安”。

轶事典故

景泰年间,兵部尚书陈汝言在退朝后遇到时任太子洗马的刘定之,对他开玩笑说:“你的职责是洗马,一天洗几匹马?”刘定之应声回答:“厩马我都洗,只是大司马(大司马是兵部尚书的别称)洗不得。”陈汝言与在场的人都笑得前仰后合。

又有一次,兵部侍郎(又称少司马)王伟遇到刘定之,王伟也对刘说:“太仆(官名,秦置,为天子执御,掌舆马畜牧之事)的马多,麻烦洗马一一洗之。”刘定之笑着说:“何止太仆,诸司马不洁,我亦当洗。”王伟又说:“先生一日洗几马?”刘定之回答:“大司马洗得干净,少司马还洗不干净。”众人听了,均大笑。

刘定之与李克述同升为庶子。状元刘俨嘲笑刘定之说:“先生真庶子也。”原来,刘定之是父亲后娶的小妾所生,古人称之为“庶出”也叫“庶子”。刘定之默然无话可说。

猜你喜欢
景星
两汉佚名

景星显见,信星彪列,象载昭庭,日亲以察。

参侔开阖,爰推本纪,汾脽出鼎,皇佑元始。

五音六律,依韦飨昭,杂变并会,雅声远姚。

空桑琴瑟结信成,四兴递代八风生。

殷殷钟石羽龠鸣。河龙供鲤醇牺牲。

百末旨酒布兰生。泰尊柘浆析朝酲。

微感心攸通修名,周流常羊思所并。

穰穰复正直往宁,冯蠵切和疏写平。

上天布施后土成,穰穰丰年四时荣。

蓬莱三殿侍宴奉敕咏终南山应制

北斗挂城边,南山倚殿前。

云标金阙迥,树杪玉堂悬。

半岭通佳气,中峰绕瑞烟。

小臣持献寿,长此戴尧天。

述酒

重离照南陆,鸣鸟声相闻;

秋草虽未黄,融风久已分。

素砾皛修渚,南岳无馀云。

豫章抗高门,重华固灵坟。

流泪抱中叹,倾耳听司晨。

神州献嘉粟,西灵为我驯。

诸梁董师旅,芊胜丧其身。

山阳归下国,成名犹不勤。

卜生善斯牧,安乐不为君。

平王去旧京,峡中纳遗薰。

双阳甫云育,三趾显奇文。

王子爱清吹,日中翔河汾。

朱公练九齿,闲居离世纷。

峨峨西岭内,偃息常所亲。

天容自永固,彭殇非等伦。

东方未明
先秦佚名

东方未明,颠倒衣裳。颠之倒之,自公召之。

东方未晞,颠倒裳衣。倒之颠之,自公令之。

折柳樊圃,狂夫瞿瞿。不能辰夜,不夙则莫。

农父
唐代张碧

运锄耕劚侵星起,陇亩丰盈满家喜。

到头禾黍属他人,不知何处抛妻子。

和子由论书
宋代苏轼

吾虽不善书,晓书莫如我。

苟能通其意,常谓不学可。

貌妍容有颦,璧美何妨橢。

端庄杂流丽,刚健含婀娜。

好之每自讥,不谓子亦颇。

书成辄弃去,谬被旁人裹。

体势本阔略,结束入细麽。

子诗亦见推,语重未敢荷。

迩来又学射,力薄愁官笴。

多好竟无成,不精安用夥。

何当尽屏去,万事付懒惰。

吾闻古书法,守骏莫如跛。

世俗笔苦骄,众中强嵬騀。

钟张忽已远,此语与时左。

行行游且猎篇
唐代李白

边城儿,生年不读一字书,但知游猎夸轻趫。

胡马秋肥宜白草,骑来蹑影何矜骄。

金鞭拂雪挥鸣鞘,半酣呼鹰出远郊。

弓弯满月不虚发,双鸧迸落连飞髇。

海边观者皆辟易,猛气英风振沙碛。

儒生不及游侠人,白首下帷复何益!

古歌
两汉佚名

秋风萧萧愁杀人,出亦愁,入亦愁。

座中何人,谁不怀忧。

令我白头。

胡地多飚风,树木何修修。

离家日趋远,衣带日趋缓。

心思不能言,肠中车轮转。

墨子怒耕柱子

  墨子怒耕柱子。耕柱子曰:“我无愈于人乎?”墨子曰:“我将上太行,以骥与牛驾,子将谁策?”耕柱子曰:“将策骥也。”墨子曰:“何故策骥也?”耕柱子曰 :“骥足以策。” 墨子曰:“我亦以子为足以策,故怒之。”耕柱子悟。

拟咏怀诗二十七首·其四

楚材称晋用,秦臣即赵冠。

离宫延子产,羁旅接陈完。

寓卫非所寓,安齐独未安。

雪泣悲去鲁,凄然忆相韩。

唯彼穷途恸,知余行路难。

古诗词
诗人合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