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分类 汉语字典 汉语词典 成语大全 故事大全 词牌名 在线反馈
刘义恭

刘义恭


[ 南北朝 ]

刘义恭(413年-465年),南朝宋宗室、宰相,宋武帝刘裕第五子,宋少帝刘义符、宋文帝刘义隆之弟,母袁美人。刘义恭初封江夏王,在文帝朝历镇南豫州、南徐州、荆州、南兖州等地,后入朝为太尉。元嘉三十年(453年)二月,太子刘劭弑杀宋文帝,刘义恭随后逃出建康并参与平定刘劭之乱,拥立孝武帝刘骏,被拜为太傅、大司马、录尚书事,在孝武帝朝官至太宰、尚书令,后以太宰、中书监、录尚书事之职担任顾命大臣,辅佐前废帝刘子业。永光元年(465年)八月,刘义恭因前废帝狂悖无道,与柳元景、颜师伯密谋废立,结果事泄被杀,终年五十三岁,诸子亦同时遇害。是年末,明帝刘彧即位。刘义恭被追复官爵,获赠侍中、丞相,谥号文献,后又配享太庙。 ► 刘义恭的诗词

人物生平

家世出身

刘义恭是宋武帝刘裕第五子,生母为袁美人,与少帝刘义符、文帝刘义隆是异母兄弟。他自幼聪颖,容颜俊美,在兄弟七人中最受刘裕宠爱,经常被带在身边。

外任方伯

景平二年(424年),刘义恭出任冠军将军、南豫州刺史,镇守历阳(南豫州州治,今安徽和县),并监督南豫州、豫州、司州、雍州、秦州、并州六州军事。是年,宰相徐羡之联合傅亮、谢晦,废黜少帝刘义符,改立文帝刘义隆。侍中程道惠当时曾建议立刘义恭为帝,被徐羡之拒绝。后来,刘义恭又加授使持节,进号抚军将军,封江夏王,食邑五千户。

元嘉三年(426年),刘义恭改任南徐州刺史,仍领抚军将军,并持节都督南徐州、兖州及扬州晋陵诸军事,但被留在京中,未能出镇京口(南徐州州治,今江苏镇江)。后来,刘义隆诛杀徐羡之、傅亮,讨灭谢晦,这才命刘义恭出藩。

元嘉六年(429年),荆州刺史彭城王刘义康受征入朝,担任宰相。荆州素为南朝重镇,地广兵强,刘裕遗命由诸子依次镇守。刘义隆既召刘义康为相,遂将刘义恭由南徐州调往荆州。刘义恭以抚军将军、荆州刺史之职镇守江陵(荆州州治,今湖北荆州),并持节都督荆州、湘州、雍州、益州、梁州、宁州、秦州、南秦州八州军事,加授散骑常侍。

元嘉九年(432年),刘义恭改任南兖州刺史,都督南兖州、徐州、兖州、青州、冀州、幽州六州及豫州梁郡军事,移镇广陵(南兖州州治,今江苏扬州),并进号征北将军,加授开府仪同三司。

入居宰辅

元嘉十六年(439年),刘义恭由开府仪同三司进拜司空,位列三公,仍任南兖州刺史。

元嘉十七年(440年),刘义恭自广陵赶赴京口,随太子刘劭祭拜兴宁陵(孝穆皇帝刘翘的陵寝)。当时,彭城王刘义康因权倾朝野,引起刘义隆的猜忌。刘义隆于是年十月将刘义康外放到江州,并召刘义恭入朝辅政,授为侍中、司徒、录尚书事,领太子太傅。刘义恭在担任宰相的同时,还持节都督扬州、南徐州二州军事。

元嘉二十一年(444年),刘义恭进拜太尉,仍领司徒等职。他吸取刘义康失败的教训,平日小心谨慎,虽居宰相之位,却从不揽权,所有政务均交由皇帝决断,自己只负责签署文书。帝相之间因而相安,毫无嫌忌。元嘉二十六年(449年),刘义恭又兼领国子祭酒。

总领北伐

元嘉二十七年(450年)七月,刘义隆发动三路大军,征伐北魏。刘义恭被解除国子祭酒职务,以太尉之职总领各路北伐军,进驻彭城(徐州州治,今江苏徐州)。当时,东路北伐军自青州沿黄河西进,攻取黄河沿岸的战略要地碻磝(在今山东茌平西南),后因前锋王玄谟兵败,只得撤回到历城(治今山东济南西)。碻磝由王玄谟率部留守。

北魏皇帝拓跋焘亲率大军南下,自东路战线向宋军发起反击。他径趋徐州,很快便攻到邹山(在今山东邹城东南),遣军分别进驻萧城(在今安徽萧县西北)、留城(在今江苏沛县东南)。刘义恭遣参军马文恭、军主嵇玄敬分赴两地,观察魏军动向。两军先后与魏军遭遇。嵇玄敬在当地百姓的协助下击败魏军,马文恭则大败逃回。

萧城魏军当时距彭城仅有十余里,而彭城守军虽多,但却军粮匮乏,形势非常危急。刘义恭欲弃城逃跑,但在两种逃跑方案中犹豫不定,只得召集僚属再议。沛郡太守张畅以死相谏,力主坚守彭城。徐州刺史武陵王刘骏也反对逃跑。刘义恭遂打消逃跑之念,决意坚守彭城,以避免本就有所动摇的军心彻底瓦解。不久,拓跋焘进抵彭城,指挥大军攻城,但多次进攻都被宋军打退。

拓跋焘因彭城久攻不下,遂绕过彭城,径自渡淮南进,一直攻至长江北岸,驻于瓜步(在今南京六合)。当时,魏军大拆民房,割苇造筏,声称要打过长江。建康震动,进入戒严状态。刘义隆广发兵役,加强沿江防御,并将屡有克捷的西路军自前线召回。但魏军其实只是在虚张声势,实已无力再进。拓跋焘因彭城等坚城未破,自知后方不稳,不久便从瓜步撤军北还。

刘义恭在魏军南下期间,一直在彭城闭城自守。他认为碻磝已不可守,遂命王玄谟退军。魏军趁机夺回碻磝。不久,拓跋焘率军撤至彭城。刘义恭竟放任魏军过境,不敢出兵截击,直到次日接到皇帝“悉力急追”的诏命,方才遣军追击。而魏军此时早已轻装撤退,平安撤出了宋境。北伐至此以宋军的失败而告终,时为元嘉二十八年(451年)二月。

刘义恭主持北伐,先是御敌不力,继而畏敌不战,因此被免去太尉、司徒之职,降为骠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但刘义隆对刘义恭的宠信依然未减,仅仅过了三个月便又让他以本职兼领南兖州刺史,镇守盱眙,并将南兖州、豫州、徐州、兖州、司州、雍州等十一州纳入其所辖治的都督区。刘义恭辖下达到十三州之地,几乎囊括了南朝在淮南、淮北的所有疆土。

倒戈建义

元嘉二十九年(452年)十二月,刘义恭自盱眙入朝,改授大将军、录尚书事,并遥领南徐州刺史,都督扬南徐二州诸军事。当时,太子刘劭与始兴王刘濬在宫中行巫蛊之术。刘义隆将此事告知刘义恭,表示不欲深究。但刘劭心怀不安,终于次年(453年)二月秘密发动政变,率东宫禁军闯入台城,弑杀刘义隆。他先取得刘濬的支持,又将刘义恭召入宫中。

刘义恭迫于形势,只得对政变持配合态度,并主动交出兵权,以求自保。刘劭随即称帝,以刘义恭为太保、都督会州诸军事,领大宗师。当时,江州刺史武陵王刘骏、荆州刺史南谯王刘义宣,皆起兵讨伐刘劭。他们集结兵力,组成讨逆军,自江州顺江东下,向建康进发。会稽太守随王刘诞则在东南方向的会稽(治今浙江绍兴)举兵响应,与讨逆军东西夹击建康。

三镇兵起,建康震动。刘劭下令京师内外戒严,并打算杀尽三镇官员留在京中的家眷,但最终被刘义恭与何尚之所劝阻。当时,讨逆军船只简陋,不利水战。刘濬建议刘劭亲率水军溯江而上,与讨逆军决战。刘义恭却声称此举将造成建康防守空虚,会让刘诞趁虚而入,建议刘劭留在建康以逸待劳。刘劭因此按兵不动,结果错失战机。讨逆军得以长驱直入。

但刘劭其实对刘义恭并不放心,担心他会叛投刘骏,便强迫刘义恭住在宫中的尚书下省,又将其十二个儿子软禁在侍中下省。不久,讨逆军攻至建康城南的新亭。刘劭率军迎战,两战皆败,被迫退守台城。当时,刘义恭也被挟持出战,一直跟在刘劭左右。他趁刘劭大败,单马逃出东掖门,到东冶渚用预先备下的船只渡过秦淮河,投奔刘骏。

刘劭闻听刘义恭叛逃,忙遣骑兵追击。但当追兵到时,刘义恭已经渡过秦淮河。刘劭大怒,命刘濬将刘义恭的十二个儿子全部处死。当时,讨逆军诸将都有意拥戴刘骏即位。刘义恭也上表劝进。刘骏遂于新亭称帝,史称宋孝武帝。刘义恭被授为使持节、侍中、都督扬南徐二州诸军事、太尉、录尚书六条事、南徐徐二州刺史,不久又由使持节进拜假黄钺。

刘骏称帝不久,便对台城发起进攻。当时,刘义恭亲自在朱雀门督战,指挥诸军由宣阳门攻入台城。建阳门、阊阖门、广莫门也相继告破。刘劭逃往武库,藏到井中,但仍被讨逆军搜出。刘濬逃出建康,在越城遇到刘义恭。他下马投降,随刘义恭去向刘骏请罪,途中便被刘义恭杀死。最终,刘骏将刘劭及其四个儿子,连同刘濬的三个儿子全部处死。刘劭之乱至此平定。

卑事孝武

元嘉三十年(453年)五月,刘义恭由太尉进位太傅,领大司马,并增加食邑二千户。太傅名列三师,兼有辅弼与帝师之责,皇帝需对太傅行师礼。但刘骏不愿对太傅行师礼,遂暗示有司,在有司奏请下取消了这一礼节。

孝建元年(454年),南郡王刘义宣集荆州、江州、兖州、豫州四州之力,举兵东攻建康,结果兵败身死。刘骏认为刘义宣叛乱源于宗室强盛,遂有意削弱宗室。刘义恭为迎合刘骏,主动上表朝廷,要求裁撤“录尚书事”一职,最终得到刘骏的批准。是年十一月,刘骏因刘义恭领有南徐州刺史之职,故命其出藩,镇守京口。

孝建二年(455年),刘骏又将东扬州、南兖州划入刘义恭辖治的都督区。是年十月,刘义恭又调任扬州刺史,持节都督扬州、南徐州、东扬州、南兖州四州军事,仍领侍中、太尉。刘骏还打算赏赐“入朝不趋、赞拜不名、剑履上殿”等殊礼,但因刘义恭力辞而作罢。后来,刘义恭又辞去持节都督及侍中之职。

孝建三年(456年),刘义恭因西阳王刘子尚深得帝宠,遂主动辞去扬州刺史,以便让刘骏将此职授与刘子尚。刘骏遂进拜刘义恭为太宰,领司徒。当时,刘骏日渐暴虐。刘义恭虽位望尊崇,但仍担心祸及其身,整日提心吊胆,不敢与朝中大臣私相往来。他为了取悦刘骏,经常进献祥瑞以歌功颂德,甚至卑辞曲意的阿谀奉承。

大明三年(459年),刘义恭兼领中书监,并获赐崇艺、昭武、永化三营兵户,共计四百三十七户。他所任太宰、司徒、中书监三职,均有开府选吏之权。但因刘骏当时正大肆削减诸王权势,三府吏僮仅有二千九百人。

大明六年(462年),刘义恭被免去司徒之职。次年又由中书监改任尚书令。

受遗辅政

大明八年(464年)闰五月,刘义恭又以本职(太宰)兼领太尉。是月,刘骏病逝。太子刘子业即位,史称宋前废帝。根据刘骏遗诏,刘义恭由尚书令改任中书监,与接任尚书令的柳元景一同入居台城,总领朝政;始兴郡公沈庆之负责军旅征讨,有重大政务时参与决策;尚书仆射颜师伯主持尚书省,处理日常政务;领军将军王玄谟统管外监军务。五人皆为顾命大臣。

刘子业即位不久,便恢复“录尚书事”一职,任命刘义恭为太宰、中书监、录尚书事。刘义恭与柳元景、颜师伯控制了尚书省,成为五顾命中的实际掌权者。沈庆之因颜师伯的专断,空有顾命之名而不能参议大政;王玄谟更是被排挤出朝廷。当时,宗室、大臣都为刘骏之死而欢欣。刘义恭等人也是整日交游宴饮,夜以继日地喝酒玩乐,认为从此可以免遭横死。

越骑校尉戴法兴是刘骏宠臣,久掌机枢,威行内外。他在刘子业即位后控制内廷,操纵“中旨”。刘义恭等人畏于戴法兴权势,遇事亦不敢违逆,故此虽为顾命但却仅具虚名,大事多由戴法兴决断。当时,戴法兴恃权干涉铨选。吏部尚书蔡兴宗极为不满,多次在刘义恭面前指责戴法兴。刘义恭担心得罪戴法兴,每次听到蔡兴宗之言都胆战心惊,却又无计可施。

蔡兴宗先是得罪戴法兴,后又因铨选问题多次与刘义恭争执,引起了刘义恭的厌恶。刘义恭决定将蔡兴宗外放到吴郡太守,因其极力推辞,改任为南徐州行事。蔡兴宗再次抗命,要求到益州任刺史。刘义恭恼羞成怒,上表弹劾蔡兴宗,将其贬到交州的新昌郡(在今越南境内)担任太守。朝野上下无不震惊,时论非议不止。刘义恭为平息非议,只得将蔡兴宗留在京师。

涉反受戮

永光元年(465年)八月,刘子业欲亲政,先是赐死戴法兴,继而又通过分设左右仆射以削弱颜师伯的权力。 他本性逐渐展露,荒淫暴虐更甚于其父。刘义恭与柳元景、颜师伯忧惧不已,遂密谋废黜刘子业,由刘义恭即位为帝。他们谋划多日,但却始终犹豫不定。柳元景因沈庆之握有兵权,便将密谋告知沈庆之,希望取得沈庆之的支持。

沈庆之一直对颜师伯的排挤怀恨在心,且平时与刘义恭的关系也不甚和睦,遂向刘子业告发他们的废帝密谋。刘子业闻听叔祖谋逆,怒不可遏,亲自率羽林军前往刘义恭的府第,将刘义恭及其四个儿子全部杀死,并肢解其尸。刘义恭时年五十三岁。柳元景、颜师伯亦同时被收捕杀害。至此,朝中内外大权被刘子业悉数收回。

刘子业诛除刘义恭等三顾命,其后行事更加狂悖无道,连沈庆之最终都被其杀害。是年十二月,刘子业遇弑身亡。其叔湘东王刘彧被拥立为皇帝,史称宋明帝。刘彧尚未正式即位,便下令书为叔父刘义恭平反。刘义恭的原有官职(中书监、太宰、录尚书事)及江夏王爵位皆被恢复,并加赠使持节、侍中、都督中外诸军事、丞相、太尉,谥号文献。

泰始三年(467年),刘义恭因辅佐孝武帝“宁乱定业”有功,获许配享太庙,与柳元景、沈庆之、宗悫一同祔祭于孝武帝庙庭。后来,刘彧将第八子刘跻封为江夏王,过继给刘义恭为嗣孙,以传其封国。

主要成就

抑制宗室

刘义恭在孝建、大明年间,数次上疏朝廷,抑制宗室势力。孝建元年(454年),刘义恭与竟陵王刘诞一同上疏皇帝,建议在车服、器用、乐舞等九个方面对宗室诸王加以约束。刘骏予以准奏,并在此基础上加以增益,扩充为更加详细的二十四条,全面抑制藩王地位。大明五年(461年),海陵王刘休茂叛乱被杀。刘义恭又上疏皇帝,请削诸王的内外实权,建议不要让诸王镇守边州。

刘义恭的这些举措,本意虽是为了迎合刘骏,但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宗室僭越,加强了皇权。

废除冗政

刘骏晚年时奢侈无度,广征劳役营造宫殿,赋税繁重。刘义恭在刘子业即位后,以顾命大臣辅政,将刘骏晚年的冗政全部废除。正在营建中紫极殿、南北驰道等工程,也全部停工。

轶事典故

祥瑞

刘义恭为了取悦皇帝,常以进献祥瑞的方式,向皇帝歌功颂德。他在大明元年(457年)时,因石头城附近生出一枝三脊茅,上表屡劝皇帝封禅,哄得刘骏大悦。仅据《宋书·符瑞志》记载,刘义恭在元嘉十七年(440年)至大明三年(459年),二十年间便进献祥瑞十次,涉及到的祥物有甘露、赤雀、白兔、白燕、白雀等。 [76-80]

鬼目粽

刘义恭死后,尸体被刘子业肢解,五脏都被掏空。刘子业还挑出刘义恭的眼球,用蜜汁浸泡,称之为“鬼目粽”。

性奢侈

刘义恭奢侈,在其出任荆州刺史时,宋文帝就因而特别下诏告诫他要戒掉骄奢之性,要求他要节约,不要过分赏赐身边宠臣,节制嬉戏游乐以及少纳女嫔。不过,义恭回朝后,相府二千万钱的年俸义恭亦常常不够用,要文帝每年额外给他一千万钱。他又心意不定,嗜好常转,屡屡迁宅,亦赏赐过度,臣下只要得宠,一日甚至能取得一两百万钱。孝武帝晚年对义恭的给俸已经十分丰厚,但义恭还是不够用,常在民间赊数,百姓写书求还钱时只在信背写“原”字。

猜你喜欢
景星
两汉佚名

景星显见,信星彪列,象载昭庭,日亲以察。

参侔开阖,爰推本纪,汾脽出鼎,皇佑元始。

五音六律,依韦飨昭,杂变并会,雅声远姚。

空桑琴瑟结信成,四兴递代八风生。

殷殷钟石羽龠鸣。河龙供鲤醇牺牲。

百末旨酒布兰生。泰尊柘浆析朝酲。

微感心攸通修名,周流常羊思所并。

穰穰复正直往宁,冯蠵切和疏写平。

上天布施后土成,穰穰丰年四时荣。

蓬莱三殿侍宴奉敕咏终南山应制

北斗挂城边,南山倚殿前。

云标金阙迥,树杪玉堂悬。

半岭通佳气,中峰绕瑞烟。

小臣持献寿,长此戴尧天。

述酒

重离照南陆,鸣鸟声相闻;

秋草虽未黄,融风久已分。

素砾皛修渚,南岳无馀云。

豫章抗高门,重华固灵坟。

流泪抱中叹,倾耳听司晨。

神州献嘉粟,西灵为我驯。

诸梁董师旅,芊胜丧其身。

山阳归下国,成名犹不勤。

卜生善斯牧,安乐不为君。

平王去旧京,峡中纳遗薰。

双阳甫云育,三趾显奇文。

王子爱清吹,日中翔河汾。

朱公练九齿,闲居离世纷。

峨峨西岭内,偃息常所亲。

天容自永固,彭殇非等伦。

东方未明
先秦佚名

东方未明,颠倒衣裳。颠之倒之,自公召之。

东方未晞,颠倒裳衣。倒之颠之,自公令之。

折柳樊圃,狂夫瞿瞿。不能辰夜,不夙则莫。

农父
唐代张碧

运锄耕劚侵星起,陇亩丰盈满家喜。

到头禾黍属他人,不知何处抛妻子。

和子由论书
宋代苏轼

吾虽不善书,晓书莫如我。

苟能通其意,常谓不学可。

貌妍容有颦,璧美何妨橢。

端庄杂流丽,刚健含婀娜。

好之每自讥,不谓子亦颇。

书成辄弃去,谬被旁人裹。

体势本阔略,结束入细麽。

子诗亦见推,语重未敢荷。

迩来又学射,力薄愁官笴。

多好竟无成,不精安用夥。

何当尽屏去,万事付懒惰。

吾闻古书法,守骏莫如跛。

世俗笔苦骄,众中强嵬騀。

钟张忽已远,此语与时左。

行行游且猎篇
唐代李白

边城儿,生年不读一字书,但知游猎夸轻趫。

胡马秋肥宜白草,骑来蹑影何矜骄。

金鞭拂雪挥鸣鞘,半酣呼鹰出远郊。

弓弯满月不虚发,双鸧迸落连飞髇。

海边观者皆辟易,猛气英风振沙碛。

儒生不及游侠人,白首下帷复何益!

古歌
两汉佚名

秋风萧萧愁杀人,出亦愁,入亦愁。

座中何人,谁不怀忧。

令我白头。

胡地多飚风,树木何修修。

离家日趋远,衣带日趋缓。

心思不能言,肠中车轮转。

墨子怒耕柱子

  墨子怒耕柱子。耕柱子曰:“我无愈于人乎?”墨子曰:“我将上太行,以骥与牛驾,子将谁策?”耕柱子曰:“将策骥也。”墨子曰:“何故策骥也?”耕柱子曰 :“骥足以策。” 墨子曰:“我亦以子为足以策,故怒之。”耕柱子悟。

拟咏怀诗二十七首·其四

楚材称晋用,秦臣即赵冠。

离宫延子产,羁旅接陈完。

寓卫非所寓,安齐独未安。

雪泣悲去鲁,凄然忆相韩。

唯彼穷途恸,知余行路难。

古诗词
诗人合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