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分类 汉语字典 汉语词典 成语大全 故事大全 词牌名 在线反馈
邓显鹤

邓显鹤


[ 清代 ]

邓显鹤(1777-1851),字子立,一字湘皋,晚号南村老人,湖南新化人。生于清高宗乾隆四十二年,卒于文宗咸丰元年,年七十五岁。少与同里欧阳辂友善,以诗相砥砺。嘉庆九年中举,官宁乡县训导,晚年应聘主讲邵阳濂溪书院。邓显鹤校勘并增辑周圣楷所作《楚宝》;搜集整理王夫之遗作,成《船山遗书》;编纂《资江耆旧集》及《沅湘耆旧集》;参预《武冈州志》、《宝庆府志》的修纂。湖南后学尊他为“楚南文献第一人”,而梁启超则称他为“湘学复兴之导师”。 ► 邓显鹤的诗词

人物贡献

邓显鹤所编著的诗文、文献书籍如《南村草堂诗抄》、《毛诗表》、《易述》、《沅湘耆旧集》、《楚宝》、《船山遗书》等著述。就他的影响,造就了近代历史名人如邹汉勋、魏源、谭嗣同、曾国藩、陈天华、毛泽东等伟人。其卓越贡献有四:

第一,最早发现、推崇王船山的学术思想,率先组织大规模刊印《船山遗书》。而且是邓显鹤最早把王船山提到“当与顾亭林、黄藜洲、李二曲诸先生相颉颃”的崇高地位,使他在清末享有灼灼大名。

第二,热忱与当时的先进名人交往,积极传播进步思想。陶澍任安徽布政使时,就邀邓显鹤去编纂《安徽艺文志》,后任两江总督期间,因邓显鹤向他宣传王船山,陶因而为王船山隐居著书的“湘西草堂”亲笔题写“衡岳仰止”的匾额,以及“天下士,非一乡之士,人伦师,亦百世之师”的楹联。林则徐任湖广总督期间,邓与他经常有书信往来,林曾写了《咏松堂读书图》的诗赠邓显鹤。当代知名之士与邓显鹤有密切往来的人有100多人。如曾国藩、左宗棠、魏源等名人。

第三,提携后学英才。著名三湘三杰魏源、邹汉勋、何绍基都曾为邓显鹤所赏识和器重,他们都曾向邓显鹤请教过学问,一辈子都以老师的礼节敬重他。特别是邹汉勋,“孜孜为学时,无人知者,惟同县人邓显鹤深异之”,招他校刊《船山遗书》而一举成名。魏源也正是通过与邓显鹤、邹汉勋等人的密切交往,而得到一条接触船山著述的重要渠道而成为“师夷之强技以制夷”的名人。后来,邹汉勋的孙子邹代钧,也就继承了湖湘学派的进步思想,于1898年在新化创办实学堂,造就了陈天华、杨源浚、罗元鲲等不少英才。

第四,一生从事文献出版工作并著书立业,造就后代。邓显鹤在其故居——南村草堂共刊刻出版各种学术、文献书刊四十多种、六百多卷;自已编著四百多卷。共计1000余卷。如《南村草堂诗抄》、《毛诗表》、《易述》、《沅湘耆旧集》、《宝庆府志》、《武冈州志》、《楚宝》、《船山遗书》等著述。就这些著作影响,造就了近代许多历史名人。这些著作原件已存湖南省图书馆、新化县图书馆。开办“邓显鹤纪念馆”,把这些著作陈列出来,供人瞻仰学习,励人上进,造就后代,那将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

编撰生涯

邓显鹤从18岁起即编诗集,39岁时,已有《种草堂初集》、《相思草》、《北上集》、《观海集》、《过江》上、下集等14种,约8000馀首。嘉庆二十三年,诗稿毁于火。后静心追忆,又经欧阳辂删辑,仅存300馀首,编为《湘皋诗存》5卷。后又成《南村草堂诗钞》24卷、《南村草堂文钞》20卷。陶澍以为:“湘皋之诗,导源于魏晋,而驰骋于唐宋诸老之场。雄厚峻洁,磅礴沉郁,情深而意远,气盛而才大。”其文钞,鄞人沈道宽比之全祖望《鲒埼亭集》。

数十年中,勤于问献考订编纂,用心收集前人诗文,以集成《资江耆旧集》60卷、《沅湘耆旧集》200卷;《沅湘耆旧集续编》100卷、《沅湘耆旧集小传》20卷和《资江耆旧集小传》4卷。

重刊明代周圣楷《楚宝》,并加增益考订,刊成《楚宝增辑考异》40卷、《外篇》5卷,时人以为是书:“去取详慎,于地理废置沿革,尤多辨晰,所论断皆有依据,足补前书所未及。”

与邹汉勋校勘王夫之的遗书经部38种计180卷,刊行于世。考订周敦颐《周子全书》9卷、《首录》2卷,编校元欧阳玄《圭斋集》18卷。还著有道光《宝庆府志》157卷、嘉庆《武冈州志》34卷、《邵州先民录》等10余种传世。

邓显鹤最为之花费心血,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他对湖南地方文献的整理。《清史稿》说他“以纂述为事,心系楚南文献者三十年。”易宗夔说他“搜讨掌故,不遗余力”、“岿然称楚南文献者,垂三十年云。”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中国人名大辞典》说他“以搜讨乡邦掌故为已任,一意表彰先哲。”曾国藩说他“其于湖南文献,搜讨尤勤,如饥渴之于食饮,如有大谴随其后驱迫而为之者”、“全省之方舆略备,巨制零章,甑采略尽。”(《表墓》)

在整理的文献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船山遗书》的刊刻。因此晚清著名经学家王先谦由衷地赞赏:“今者船山先生竟与顾、黄两先生共垂不朽,刊书之功不可没。” 于是经过艰苦的搜集,邓显鹤共整理《船山遗书》一百五十卷,于道光十九年在长沙开雕。不料,咸丰四年,由于太平军攻陷湘潭,“板竟毁于火”。湘皋先生对之汲汲不忘,多次寄书寄诗曾国藩曾国荃兄弟,督其印书。同治二年,曾国荃在先生所搜集整理的基础上又“增益百七十二卷”,“海内学者始得见其全书焉”。(以上事见《清史稿·儒林传》、曾国藩《王船山遗书序》)。王船山提倡的“尽天地只是个诚”的“实学”,对于湖湘学人“经世致用”学风的影响是决定性的,是湘学勃兴的理论基础。而没有邓氏的努力,天下学子竟不得以窥船山学问的全貌。因此,有人称湘皋先生为“湘学复兴大师”。

猜你喜欢
景星
两汉佚名

景星显见,信星彪列,象载昭庭,日亲以察。

参侔开阖,爰推本纪,汾脽出鼎,皇佑元始。

五音六律,依韦飨昭,杂变并会,雅声远姚。

空桑琴瑟结信成,四兴递代八风生。

殷殷钟石羽龠鸣。河龙供鲤醇牺牲。

百末旨酒布兰生。泰尊柘浆析朝酲。

微感心攸通修名,周流常羊思所并。

穰穰复正直往宁,冯蠵切和疏写平。

上天布施后土成,穰穰丰年四时荣。

蓬莱三殿侍宴奉敕咏终南山应制

北斗挂城边,南山倚殿前。

云标金阙迥,树杪玉堂悬。

半岭通佳气,中峰绕瑞烟。

小臣持献寿,长此戴尧天。

述酒

重离照南陆,鸣鸟声相闻;

秋草虽未黄,融风久已分。

素砾皛修渚,南岳无馀云。

豫章抗高门,重华固灵坟。

流泪抱中叹,倾耳听司晨。

神州献嘉粟,西灵为我驯。

诸梁董师旅,芊胜丧其身。

山阳归下国,成名犹不勤。

卜生善斯牧,安乐不为君。

平王去旧京,峡中纳遗薰。

双阳甫云育,三趾显奇文。

王子爱清吹,日中翔河汾。

朱公练九齿,闲居离世纷。

峨峨西岭内,偃息常所亲。

天容自永固,彭殇非等伦。

东方未明
先秦佚名

东方未明,颠倒衣裳。颠之倒之,自公召之。

东方未晞,颠倒裳衣。倒之颠之,自公令之。

折柳樊圃,狂夫瞿瞿。不能辰夜,不夙则莫。

农父
唐代张碧

运锄耕劚侵星起,陇亩丰盈满家喜。

到头禾黍属他人,不知何处抛妻子。

和子由论书
宋代苏轼

吾虽不善书,晓书莫如我。

苟能通其意,常谓不学可。

貌妍容有颦,璧美何妨橢。

端庄杂流丽,刚健含婀娜。

好之每自讥,不谓子亦颇。

书成辄弃去,谬被旁人裹。

体势本阔略,结束入细麽。

子诗亦见推,语重未敢荷。

迩来又学射,力薄愁官笴。

多好竟无成,不精安用夥。

何当尽屏去,万事付懒惰。

吾闻古书法,守骏莫如跛。

世俗笔苦骄,众中强嵬騀。

钟张忽已远,此语与时左。

行行游且猎篇
唐代李白

边城儿,生年不读一字书,但知游猎夸轻趫。

胡马秋肥宜白草,骑来蹑影何矜骄。

金鞭拂雪挥鸣鞘,半酣呼鹰出远郊。

弓弯满月不虚发,双鸧迸落连飞髇。

海边观者皆辟易,猛气英风振沙碛。

儒生不及游侠人,白首下帷复何益!

古歌
两汉佚名

秋风萧萧愁杀人,出亦愁,入亦愁。

座中何人,谁不怀忧。

令我白头。

胡地多飚风,树木何修修。

离家日趋远,衣带日趋缓。

心思不能言,肠中车轮转。

墨子怒耕柱子

  墨子怒耕柱子。耕柱子曰:“我无愈于人乎?”墨子曰:“我将上太行,以骥与牛驾,子将谁策?”耕柱子曰:“将策骥也。”墨子曰:“何故策骥也?”耕柱子曰 :“骥足以策。” 墨子曰:“我亦以子为足以策,故怒之。”耕柱子悟。

拟咏怀诗二十七首·其四

楚材称晋用,秦臣即赵冠。

离宫延子产,羁旅接陈完。

寓卫非所寓,安齐独未安。

雪泣悲去鲁,凄然忆相韩。

唯彼穷途恸,知余行路难。

古诗词
诗人合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