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分类 汉语字典 汉语词典 成语大全 故事大全 词牌名 在线反馈
盛静霞

盛静霞


[ 近现代 ]

盛静霞(1917年2月14日—2006年4月16日),字弢青,出生于1917年2月14日(农历正月23日),籍贯江苏扬州。盛静霞是中国著名的诗词学家,浙江大学中文系教授,原中央大学两大才女之一(另一位是沈祖棻)。盛诗意境深远,有名句“粉蝶飞迷千里路,落花飘下一声钟”等传世。《怀任斋诗词·频伽室语业》为蒋礼鸿、盛静霞夫妇合集。 ► 盛静霞的诗词

人物生平

盛静霞、蒋礼鸿夫妇抗战胜利后曾经回扬州观光,盛静霞因此写下《高阳台·偕云从泛瘦西湖》、《登平山堂》两首词作,也是盛静霞仅有的两首关于故乡扬州的诗词。据其子蒋遂回忆,1960年,盛静霞还携全家来过一次扬州。

盛静霞的父亲盛炳华,早年为了生计,曾到日本学习现代纺织技术,回国后便在上海开办了纺织厂,盛炳华也应该算是中国第一代现代纺织业的开创者之一了。因为盛炳华的缘故,盛静霞的许多亲戚也进入纺织行业。盛炳华育有两女,长女盛静德,已经去世多年,其丈夫姓袁,后来继承了盛炳华的纺织厂,解放以后公私合营。

盛静霞的中学时代是在扬州中学度过的,接着就读于原中央大学国文系。据说考大学时同时被中央大学和之江大学录取。由于中央大学离扬州比较近,盛静霞的母亲就让她进了中央大学。根据盛静霞的儿子蒋遂先生回忆:“记得母亲的中学同学有汪仪璋、张香兰、梁璆,这些老人现在都已经不在世上了。”其中汪仪璋是盛静霞扬州中学、中央大学的同学,历任扬州工农速中教师、扬州师范学院教授。

盛静霞抗战期间任教于当时著名的白沙女中。经钱子厚先生介绍,她与蒋礼鸿通信,相互唱和,渐生情愫。两人婚后,经抗战西迁、胜利东下及解放后诸时期,而同到杭州大学(今浙江大学西溪校区)中文系任教。1995年,蒋礼鸿先生因肺癌逝世,这一双学界佳偶相携一世的情缘才悄悄落幕。2006年2月14日,盛静霞老人90岁生日,意识到生命弥留的她,把子女叫到身边,在遗嘱里再次特别交代,把遗体捐赠给浙江大学。10天后老人住进医院,4月16日清晨6:50,老人安详辞世。灵堂里有两副挽联,一副是:“先师品性静若秋水,才女人生诗意留霞。”另一副是:“诗美、词美、文美、人美,金陵美才女,痛也九秩摧玉;贤妻、贤母、贤长、贤德,西溪名贤师,慨乎一朝捐躯。”这是盛静霞教过的1957级学生、现浙大中文系教授黄金贵写的。

夫妻情深

盛静霞夫妇的诗词合集《怀任斋诗词·频伽室语业合集》记录了她一生的行迹和心声。《怀任斋诗词》是丈夫蒋礼鸿的诗词集,《频伽室语业》则是盛静霞的诗词集。关于书名“怀任斋”和“频伽室”的来历,盛先生说,“怀任斋”之“任”,是指任铭善先生,任先生去世后,丈夫蒋礼鸿终身念之;“频伽”则是佛经中的两只妙音鸟,在这里是比喻夫妻诗词唱和之乐。

烽火连天的岁月,蒋礼鸿和盛静霞的相识相恋,也是一段琴瑟和鸣的才子佳人故事。

2004年2月,二老的诗词合集《怀任斋诗词·频伽室语业合集》出版,盛静霞在书前《自述》中写道:“我自幼喜爱古典诗词,对历史上赵明诚、李清照夫妇‘归来堂’斗茶的故事很向往,认为得一‘文章知己’作为终身伴侣是人生最理想的志趣。”

“我和蒋云从(蒋礼鸿字云从)从未见面到通信、恋爱,也经过一些曲折,但被云从真情流露的诗词所打动,最后结为连理。”

“两人同在杭州大学中文系执教三十余年,他教古代汉语,我教古典文学,重点是唐诗宋词。相处五十余年,学术切磋,诗词唱和,只有心领神会之乐,从无龃龉、勃溪之苦,这是值得我们自豪的。”

“那时候和蒋先生恋爱,为他抄写《商君书锥指》的书稿,正是战争时期,又是盛夏,我们各据桌子一角抄写此书,静静坐着,到一天完工的时候抬起胳膊,桌子上就是四条汗迹。这就是我们的恋爱。”

战火纷飞的岁月,在人们想象中总是容不下什么柔情蜜意的,但是蒋礼鸿和盛静霞却用彼此的诗词唱和演绎了经典的才子佳人故事。看两首互相唱和的《竹枝》:“汀花岸草悄冥冥,吹笛孤舟小炷明。说与烟中栖泊苦,可能来日更无晴?”“梦入蒹葭更窈冥,苍茫水国夜难明。飘蓬一夜愁多少?雨歇风驰渐解晴。”后来,感情深了,蒋礼鸿干脆寄起红豆来,附《清平乐》一首:“柳姨桃妹,何似寻连理?欲寄一双红豆子,换取相思万字。 近来多少缠绵,徘徊怎诉人前。从道拗莲作寸,千丝只要相连。”想来那时盛静霞一定被深深地打动了,她寄回一首《浣溪沙》向蒋礼鸿致意:“远水遥岑云雾封,瑶台有路转难通。千辛万苦一相逢。 共说相思镌肺腑,还将宝玉嵌玲珑。一双心字可怜红!”通信、见面之后,1943年,这对才子佳人订婚了。一时师友贺诗如云。著名者如钟泰、唐圭璋、唐长孺等,都是学界高人。

结婚的时候,什么都没有买,两张小床拼起来做了一张大床,新房里的物品多是借别人的用了一用而已。

盛蒋在订婚之后,仍旧过着分居两地的生活,两人分别任教于柏溪和白沙,偶尔涉江一见而已。此外,就是书信往还诉相思。1944年2月22日,长江上的一艘邮船触礁沉没,蒋礼鸿17日起所寄的书信都无法准时送达。四天没有得到丈夫的消息,盛静霞“疑虑万状,昼夜唯以泪洗面而已。”24日,蒋礼鸿此前所寄的三封信终于全部收到,她自谓“经此打击,万念俱灰”。而在这事发生之前,盛静霞曾向丈夫表达过为了兼顾前途,暂时忍受两地离分之痛的意愿,但经此一劫后,她回信对蒋礼鸿说,讨饭也要在一块。

历时八年,迎来抗战胜利。盛静霞夫妻在杭州安顿下来,先后有了女儿和儿子。解放初期,蒋家有过其乐融融的时光。盛静霞夫妇的长女逊儿日渐长成,惹得这位才女妈妈诗兴大发,写了不少描绘孩子成长的诗篇。有趣者如“鼻息呼呼睡正香,红凝双颊睫毛长。笑颜未敛忽啼哭:‘一个猫猫抢我糖!’”等,不一而足。而蒋礼鸿也对这个孩子寄予了深厚的期望,他的一首《沁园春》写到女儿,结句如次:“都休矣,恐砚田一篇,还要传伊。”

蒋礼鸿1988年患肺癌,1995年病重辞世。盛静霞陷入回忆之中,《纪梦》诗所写:“野草丛丛砌满苔,摊书日日坐空斋。梦魂不忘常相慰,忽搴重帏一笑来”,又如《怀云从》:“茫茫遗体早无踪,犹有衣冠向晚风。何日碑头朱变墨,云阶月地会相逢。”作者自己解释道:“云从墓碑上,有我俩姓名。伊墨书,我朱书。俾他日墨涂也。首句云云,盖遗体已捐献国家。”儿子蒋遂说:“20年前,父亲和母亲就有了这个生死约定,不论谁先去世,谁后去世,都将遗体捐赠给国家作科学研究。我们知道这个消息后,也曾有些犹豫,但最终还是尊重他们的决定。11年前父亲去世,我们做到了,今天我们要完成二老最后的遗愿。”两位老人虽已安详辞世,但这对才子佳人、学界伉俪相携一世的情缘,淡泊名利的高风,足供后人敬仰。

猜你喜欢
景星
两汉佚名

景星显见,信星彪列,象载昭庭,日亲以察。

参侔开阖,爰推本纪,汾脽出鼎,皇佑元始。

五音六律,依韦飨昭,杂变并会,雅声远姚。

空桑琴瑟结信成,四兴递代八风生。

殷殷钟石羽龠鸣。河龙供鲤醇牺牲。

百末旨酒布兰生。泰尊柘浆析朝酲。

微感心攸通修名,周流常羊思所并。

穰穰复正直往宁,冯蠵切和疏写平。

上天布施后土成,穰穰丰年四时荣。

蓬莱三殿侍宴奉敕咏终南山应制

北斗挂城边,南山倚殿前。

云标金阙迥,树杪玉堂悬。

半岭通佳气,中峰绕瑞烟。

小臣持献寿,长此戴尧天。

述酒

重离照南陆,鸣鸟声相闻;

秋草虽未黄,融风久已分。

素砾皛修渚,南岳无馀云。

豫章抗高门,重华固灵坟。

流泪抱中叹,倾耳听司晨。

神州献嘉粟,西灵为我驯。

诸梁董师旅,芊胜丧其身。

山阳归下国,成名犹不勤。

卜生善斯牧,安乐不为君。

平王去旧京,峡中纳遗薰。

双阳甫云育,三趾显奇文。

王子爱清吹,日中翔河汾。

朱公练九齿,闲居离世纷。

峨峨西岭内,偃息常所亲。

天容自永固,彭殇非等伦。

东方未明
先秦佚名

东方未明,颠倒衣裳。颠之倒之,自公召之。

东方未晞,颠倒裳衣。倒之颠之,自公令之。

折柳樊圃,狂夫瞿瞿。不能辰夜,不夙则莫。

农父
唐代张碧

运锄耕劚侵星起,陇亩丰盈满家喜。

到头禾黍属他人,不知何处抛妻子。

和子由论书
宋代苏轼

吾虽不善书,晓书莫如我。

苟能通其意,常谓不学可。

貌妍容有颦,璧美何妨橢。

端庄杂流丽,刚健含婀娜。

好之每自讥,不谓子亦颇。

书成辄弃去,谬被旁人裹。

体势本阔略,结束入细麽。

子诗亦见推,语重未敢荷。

迩来又学射,力薄愁官笴。

多好竟无成,不精安用夥。

何当尽屏去,万事付懒惰。

吾闻古书法,守骏莫如跛。

世俗笔苦骄,众中强嵬騀。

钟张忽已远,此语与时左。

行行游且猎篇
唐代李白

边城儿,生年不读一字书,但知游猎夸轻趫。

胡马秋肥宜白草,骑来蹑影何矜骄。

金鞭拂雪挥鸣鞘,半酣呼鹰出远郊。

弓弯满月不虚发,双鸧迸落连飞髇。

海边观者皆辟易,猛气英风振沙碛。

儒生不及游侠人,白首下帷复何益!

古歌
两汉佚名

秋风萧萧愁杀人,出亦愁,入亦愁。

座中何人,谁不怀忧。

令我白头。

胡地多飚风,树木何修修。

离家日趋远,衣带日趋缓。

心思不能言,肠中车轮转。

墨子怒耕柱子

  墨子怒耕柱子。耕柱子曰:“我无愈于人乎?”墨子曰:“我将上太行,以骥与牛驾,子将谁策?”耕柱子曰:“将策骥也。”墨子曰:“何故策骥也?”耕柱子曰 :“骥足以策。” 墨子曰:“我亦以子为足以策,故怒之。”耕柱子悟。

拟咏怀诗二十七首·其四

楚材称晋用,秦臣即赵冠。

离宫延子产,羁旅接陈完。

寓卫非所寓,安齐独未安。

雪泣悲去鲁,凄然忆相韩。

唯彼穷途恸,知余行路难。

古诗词
诗人合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