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分类 汉语字典 汉语词典 成语大全 故事大全 词牌名 在线反馈
宝廷

宝廷


[ 清代 ]

宝廷(1840—1890)爱新觉罗氏,初名宝贤,字少溪,号竹坡,字仲献,号难斋,晚年自号偶斋。济尔哈朗八世孙。同治七年进士,授编修,历官少詹事、内阁学士、礼部右侍郎等官。与黄体芳、张之洞等主持清议。工诗好饮。有《偶斋诗草内外集》、《尚书持平》。 ► 宝廷的诗词

人物生平

宝廷的父亲莲溪公,名曰常禄,道光辛卯科进士,他官至翰林侍读,乃一“清要之职”。宝廷为常禄的继室——那穆都鲁氏所生,从宝廷的仕途生涯来看,可以分为四个方面:

仕途

关于宝廷的风流韵事,野史笔记中是多有记载的,象郭则沄的《十朝诗乘》、王赓的《今传是楼诗话》、李慈铭的《越缦堂日记》等都对此有详细的记述和评论,个中原由,众说纷纭,表现出他对国家前途的悲观失望,心存以“微过自污”激流勇退的心情(可见《先考侍郎公年谱》)。也有人说他的本意是早想回归自然,故作此举。也有人说他是遇到了自己心仪已久的美女,宁可弃官,也要抱得美人归。总之,宝廷的这件风流韵事,也令同治皇帝非常不满。《越缦堂日记》中记载:“(宝廷回京后立即上奏自劾)上谕:侍郎宝廷奏途中买妾,自请从重惩责等语,宝廷奉命典试,宜如何束身自爱,乃竟於归途买妾,任意妄为殊出情理之外,宝廷着交部严加议处。”

宝廷在政治上与张佩纶、张之洞、黄体芳、何金寿、邓承修、陈宝琛等人声气相通,敢谏直言,一起共襄国事,被世人称为“清流党”。有所谓“四谏”、“五虎”之说,“四谏”是指宝廷、陈宝琛、张佩纶、邓承修;“五虎”是上述四人外再加张之洞。

家室

宝廷是由常禄“授室完婚”的,其妻是母亲那穆都鲁氏从弟连介山(英)的次女。当时两家的境遇相同,都很贫困,因之他们的婚事办得也非常简陋草率,“时丧乱之余,家居徒四壁立。”婚庆时竟然穷得连一杯喜酒都没有。他的一生虽然一直为贫病所扰,但他却也是妻妾成群,除了结发妻原配外,另有李、胡、盛、汪四妾,汪氏就是他因之为丢官弃职的江山船女,也足见其风流了。

宝廷生有三女二男,三女中,长曰新篁、次曰笋卿,二人都是早夭。宝廷是十分喜爱这两个女儿,可叹的是她们幼年命薄,生命无常。篁乃幼竹、新竹,笋乃竹之未萚而待萚之竹也。宝廷自号竹坡,按《宝廷年谱》记载:“(莲溪公)生公之夕,梦霜竹一丛,挺然干霄,故莲溪公名之曰宝贤,号竹坡。”竹坡二字也与此二女名字中的篁、笋两字有关。宝廷另有一女箨秋,二子寿富、寿蕃,三人在光绪庚子(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事变中“三人闭门自缢”,赴死国难。

就宝廷的个性而言,他除了性情耿直外,也是一个极其放荡的性情中人。他在自我罢官后,晚年隐居山林,家徒四壁,衣食无着。每遇师友门生,伸手告贷。一旦得钱,便游山玩水,常居于山林,数十日不回,醉卧丛林山寺中是常有的事。宝廷的一生襟怀坦荡,刚直敢言,为人光明磊落,胸无宿物。他又好使酒负气,无所顾忌,他在诗中也表明自己“疏狂不合世,进退同招议(见《寄怀罗淑生夫子》)。” “我生素负气,言动多轻躁(见《春日杂兴》)。”

诗名

宝廷自幼“天资颖悟,喜读善悟”,八岁“就传授读”,但不久常禄就被罢官,家道中落,宝廷从九岁起就随常禄移居西山。他的少年时代曾四年居住在京城,四年在西山生活。宝廷十三岁便学习诗歌写作。他有二个启蒙老师,一是父亲,二是西山寺僧。他聪颖顿悟,自小颇有诗才,十二岁就能和杜甫《咏凤凰》诗。西山的长老惊喜异常,“以为大器”。他的诗歌风格与王(摩诘)维、白(香山)居易、陆(放翁)游、杨(诚斋)万里最为接近。

诗歌的创作上,宝廷是很有一些天赋。他在少年时就得益于其父常禄和八大处灵光寺住持法华上人。此外常禄还给他请了两位家庭教师,一位是传授他经学的车士騄(乙斋),另一位是冯霖(云浦)。他对诗歌的贡献在于他创造了子弟书通俗文艺的形式以及在诗歌创作中探索的通俗化,直接推动了清代文学开始向通俗化发展。

宝廷是在清代诗坛众多的诗人中,是一个心胸最坦荡直露,情感最丰富激越,才气最跌宕,最具诗人特质的。他的一生酷爱山水,钟情山水,一生以诗酒为伴、为乐。他在一生中到底创作了多少首诗歌,确实是难以记数。如按其七律《三十初度感怀》诗云:“穷愁旅恨五千首,家难国忧三十年”来计算的话,穷其一生的诗作之丰,是无人可以比肩的。

宝廷的遗作计有——《长白先生奏议》、《尚书持平》、《庭闻忆略》以及《偶斋诗草》,这是其门门生林纾编印的。《偶斋诗草》分为内集、内次集、外集、外次集四部分,共收入了2376首诗,其数量虽然在白居易、陆游、查慎行、袁枚、赵翼、樊增祥等人之下,但可与苏轼、钱谦益等相当,已是很了不起的了。

诗坛领袖

在中国的文坛上,清代有两位满族八旗文人子弟占据着第一的位置,一个是纳兰性德,是词苑的霸主;一个就是宝廷,诗坛的领袖。宝廷诗才还表现在他“诸体兼备,各体皆工”,尤以五言、七言歌行擅长,品质也最为上乘,是其诗歌种类中水平最高的。

宝廷在晚清诗坛上是一个中心,围绕着他的是一个团队,是一股强劲的诗坛飓风,他不愧为晚清诗坛上的领军人物。

宝廷不仅以其诗名、诗才享誉诗坛,而且他还以其独特的人格魅力和才华团结、聚集了一大批同时代的诗人。一类是与他地位相当或高于他的高官、诗人的唱和,如翁同龢、陈宝琛;一类是他的朋友、诗友,如宗韶(子美)、志润(白石)、育琛(又章)等;另一类是他的门生、学生,如郑孝胥(太夷)、林纾(畏庐)、陈衍(石遗)等。

猜你喜欢
景星
两汉佚名

景星显见,信星彪列,象载昭庭,日亲以察。

参侔开阖,爰推本纪,汾脽出鼎,皇佑元始。

五音六律,依韦飨昭,杂变并会,雅声远姚。

空桑琴瑟结信成,四兴递代八风生。

殷殷钟石羽龠鸣。河龙供鲤醇牺牲。

百末旨酒布兰生。泰尊柘浆析朝酲。

微感心攸通修名,周流常羊思所并。

穰穰复正直往宁,冯蠵切和疏写平。

上天布施后土成,穰穰丰年四时荣。

蓬莱三殿侍宴奉敕咏终南山应制

北斗挂城边,南山倚殿前。

云标金阙迥,树杪玉堂悬。

半岭通佳气,中峰绕瑞烟。

小臣持献寿,长此戴尧天。

述酒

重离照南陆,鸣鸟声相闻;

秋草虽未黄,融风久已分。

素砾皛修渚,南岳无馀云。

豫章抗高门,重华固灵坟。

流泪抱中叹,倾耳听司晨。

神州献嘉粟,西灵为我驯。

诸梁董师旅,芊胜丧其身。

山阳归下国,成名犹不勤。

卜生善斯牧,安乐不为君。

平王去旧京,峡中纳遗薰。

双阳甫云育,三趾显奇文。

王子爱清吹,日中翔河汾。

朱公练九齿,闲居离世纷。

峨峨西岭内,偃息常所亲。

天容自永固,彭殇非等伦。

东方未明
先秦佚名

东方未明,颠倒衣裳。颠之倒之,自公召之。

东方未晞,颠倒裳衣。倒之颠之,自公令之。

折柳樊圃,狂夫瞿瞿。不能辰夜,不夙则莫。

农父
唐代张碧

运锄耕劚侵星起,陇亩丰盈满家喜。

到头禾黍属他人,不知何处抛妻子。

和子由论书
宋代苏轼

吾虽不善书,晓书莫如我。

苟能通其意,常谓不学可。

貌妍容有颦,璧美何妨橢。

端庄杂流丽,刚健含婀娜。

好之每自讥,不谓子亦颇。

书成辄弃去,谬被旁人裹。

体势本阔略,结束入细麽。

子诗亦见推,语重未敢荷。

迩来又学射,力薄愁官笴。

多好竟无成,不精安用夥。

何当尽屏去,万事付懒惰。

吾闻古书法,守骏莫如跛。

世俗笔苦骄,众中强嵬騀。

钟张忽已远,此语与时左。

行行游且猎篇
唐代李白

边城儿,生年不读一字书,但知游猎夸轻趫。

胡马秋肥宜白草,骑来蹑影何矜骄。

金鞭拂雪挥鸣鞘,半酣呼鹰出远郊。

弓弯满月不虚发,双鸧迸落连飞髇。

海边观者皆辟易,猛气英风振沙碛。

儒生不及游侠人,白首下帷复何益!

古歌
两汉佚名

秋风萧萧愁杀人,出亦愁,入亦愁。

座中何人,谁不怀忧。

令我白头。

胡地多飚风,树木何修修。

离家日趋远,衣带日趋缓。

心思不能言,肠中车轮转。

墨子怒耕柱子

  墨子怒耕柱子。耕柱子曰:“我无愈于人乎?”墨子曰:“我将上太行,以骥与牛驾,子将谁策?”耕柱子曰:“将策骥也。”墨子曰:“何故策骥也?”耕柱子曰 :“骥足以策。” 墨子曰:“我亦以子为足以策,故怒之。”耕柱子悟。

拟咏怀诗二十七首·其四

楚材称晋用,秦臣即赵冠。

离宫延子产,羁旅接陈完。

寓卫非所寓,安齐独未安。

雪泣悲去鲁,凄然忆相韩。

唯彼穷途恸,知余行路难。

古诗词
诗人合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