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分类 汉语字典 汉语词典 成语大全 故事大全 词牌名 在线反馈
刘从益

刘从益


[ 金朝 ]

应州浑源人,字云卿。精于经学。卫绍王大安元年进士。累官监察御史,坐与当路辨曲直,得罪去。起为叶县令,修学励俗,请减岁课一万石。召授应奉翰林文字。卒年四十四。有《蓬门集》。 ► 刘从益的诗词

题閒閒公梦归诗后用叔通韵

〔金朝〕 刘从益

学道几人知道味,谋生底物是生涯。庄周枕上非真蝶,乐广杯中亦假蛇。

身后功名半张纸,夜来鼓吹一池蛙。梦间说梦重重梦,家外忘家处处家。

北园

〔金朝〕 刘从益

碧梧斜影落胡床,白葛乌巾满意凉。宴坐不知红日晚,笋舆归路麦花香。

次韵馈岁

〔金朝〕 刘从益

亲朋饷无时,邻里欢有佐。况当岁之终,可以具百货。

礼意各示勤,手段不妨大。我贫无往还,闭户但高卧。

藜羹且充肠,珍味不登坐。犹胜许文休,衣食出马磨。

自非扬子云,载酒何人过。空吟馈岁诗,自歌还自和。

乐山松

〔金朝〕 刘从益

乐山一何崇,上有千岁松。清孤月露底,秀拔天地中。

蒲柳抱常质,桃李开芳容。争如十八公,笑傲冰霜风。

居然喜避世,不肯污秦封。蟠如北海螭,伏如南阳龙。

纷纷过者多,匠石终不逢。明堂几时构,唤起苍髯翁。

次韵别岁

〔金朝〕 刘从益

一日复一日,其来不肯迟。一冬复一春,既去谁能追。

问岁果安往,懵不知津涯。常于岁除夕,知是相别时。

邻翁惯礼饯,买酒烹鲜肥。百挽不得留,一别那须悲。

年年例如此,华发吾何辞。惟有学道心,自觉老不衰。

过武丁庙

〔金朝〕 刘从益

旱则为霖水则舟,若人端合梦中求。荆王枕上阳台雨,板筑英雄老死休。

题无尽藏

〔金朝〕 刘从益

谁开天地秘密藏,今古人间用不穷。眼尾摇光千丈月,耳根传响一溪风。

胜游赤壁文章在,高卧燕山气象同。二老风流渺何许,后生犹可画图中。

除夕用少陵韵

〔金朝〕 刘从益

窗送迢迢漏,灯开艳艳花。正愁闻过雁,久客羡栖鸦。

放眼春犹好,惊心日又斜。一蓑江上雨,归思浩无涯。

再赓

〔金朝〕 刘从益

人定端能坐胜天,刀圭有力制颓年。道非出世头头是,丹不遗经口口传。

阴魄沉迷终鬼录,阳精飞鍊即神全。三山缥缈谁能到,目下身安亦是仙。

次韵刘少宣

〔金朝〕 刘从益

旅窗蝶梦晓惊回,默数流年秪自哀。与世迂疏甘袖手,及身强健且衔杯。

桐凋翠叶看看尽,菊著黄花旋旋开。杖屦南庵访幽事,秋光满眼送诗来。

宋楼道中

〔金朝〕 刘从益

十里羊肠路诘盘,过花穿柳几回还。马头忽转青林角,绿绕人家水一湾。

酬李子迁

〔金朝〕 刘从益

曾著朱衣侍冕旒,忽乘羸马出皇州。青山有约携琴往,白发无成把镜羞。

却笑张仪誇舌在,不妨巢父有诗留。柳湖莎径东南梦,又见儿童迓细侯。

即事

〔金朝〕 刘从益

卧疾刘公干,躬耕郑子真。溪山留好客,天地许閒人。

花醉红沾袖,松吟翠绕身。扪心无所歉,持此寿吾亲。

再过郾城示伯玉知几

〔金朝〕 刘从益

三年两度过溵阳,鞍马红尘道路长。花月不应知我老,溪山也解笑人忙。

朔风凛凛频惊坐,夜雨萧萧偶对床。他日水南营葬地,愧无遗爱在桐乡。

送仪提点西归

〔金朝〕 刘从益

自断平生不问天,拂衣归去任吾年。五侯鲭饱无多味,九老图成又一传。

回首京华瞻日远,放怀乡社得天全。纶巾醉卧咸阳市,始信人间有散仙。

和渊明杂诗二首 其二

〔金朝〕 刘从益

少为饥所驱,老为病所迫。人生能几何,东阡复南陌。

急须沽酒来,一笑举大白。浩歌草木振,起舞天地窄。

同欢二三子,谁主复谁客。浮沉大浪中,毕竟归真宅。

岁月去何速,老炎变新凉。游子久不归,回首望大梁。

风埃惨如此,何处真吾乡。野菊明落日,林枫染飞霜。

劝我一杯酒,悠然秋兴长。

戏答侯威卿觅墨

〔金朝〕 刘从益

万松火厄化缁尘,依旧徂徕雪里春。冷剂香螺夔一足,破悭分与画眉人。

题苏李合画渊明濯足图

〔金朝〕 刘从益

天机本自足,人事或相须。东坡画三昧,乃与龙眠俱。

黄州富丘壑,馀杭渺江湖。已困口嘲弄,更堪手糊涂。

其来本游戏,所到非功夫。平生斜川翁,尚友千载馀。

可闻不可见,风标定何如。笑倩李居士,为予巧形模。

临流想有诗,沧浪元非渔。不入声利场,政恐吾足污。

二公有深意,百年留此图。不著色尘相,澹然如游天地初。

主人牢缄縢,丹青有渝此不渝。

次韵閒閒公梦归

〔金朝〕 刘从益

眉间喜色几时黄,满贮羁愁著瘦肠。万里乡关飞不到,十年岐路走空忙。

杯心蘸月松梢影,鼻观通风柏子香。最爱南山旧山色,梦中相觅不相忘。

和渊明杂诗二首 其一

〔金朝〕 刘从益

俗士苦纷竞,此心本无尘。功名乃外物,了不关吾身。

吾身复何有,形神假相亲。天地开一室,日月挟两邻。

有生即有化,如晏之必晨。但得酒中了,亦足称达人。

挥戈欲却日,小力自不量。何如任天运,闭门坐齐芳。

诗书列四隅,著我于中央。夏卧北窗风,隆冬曝朝阳。

但有藜藿羹,亦足充饥肠。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