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分类 汉语字典 汉语词典 成语大全 故事大全 词牌名 在线反馈
岳珂

岳珂


[ 宋代 ]

岳珂(公元1183~公元1243) ,南宋文学家。字肃之,号亦斋,晚号倦翁。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寓居嘉兴(今属浙江)。岳飞之孙,岳霖之子。宋宁宗时,以奉议郎权发遣嘉兴军府兼管内劝农事,有惠政。自此家居嘉兴,住宅在金佗坊。嘉泰末为承务郎监镇江府户部大军仓,历光禄丞、司农寺主簿、军器监丞、司农寺丞。嘉定十年(公元1217),出知嘉兴。十二年,为承议郎、江南东路转运判官。十四年,除军器监、淮东总领。宝庆三年(公元1227),为户部侍郎、淮东总领兼制置使。 ► 岳珂的诗词 ► 岳珂的名句

过啄木岭暑暍憩道傍移时始行三首 其二

〔宋代〕 岳珂

凭轼汗如雨,低檐气若炊。垂头疑大病,驻足便多时。

舆隶争阴樾,家人荐药糜。吾生党行道,暑暍亦奚为。

夜宿桥岸

〔宋代〕 岳珂

袅缆宿前湾,平芜泱漭间。

舫移星在户,岸迥斗藏山。

浅濑不胜揭,浮竹何日閒。

夜深闻过櫓,知自溧阳还。

邵伯温闻见录载范忠宣帅庆阳时总管种诂无讼

〔宋代〕 岳珂

君不见孙融昔日见李膺,百世尚以通家称。

又不见孔融后来荐鸿豫,卵翼方成比行路。

北海平生开酒尊,未应宾客皆若人。

倘令同德更比义,华胄肯以遥遥论。

世间麟凤杂枭虺,人事会逢总如此。

高平丞相本大贤,尺璧那容寸瑕指。

一朝契家青涧种,转头不记龙图公。

蝈鸣乱磬蝇点素,丞相襟量沧溟同。

归来端委庙堂上,一眚不捐七世将。

自言曲直何必言,愧死老奴作何样。

吁嗟此辈何代无,高平堂堂真丈夫。

邵家闻见订千古,寂寞涧城坟上土。

塔灯六言四绝 其二

〔宋代〕 岳珂

七层灵燄自照,万里劫风不吹。烽信断无泽国,神光恰似天池。

右军遣信帖赞

〔宋代〕 岳珂

笔健而奇,而纸素犹近时。

彼摹者吾不能知其为谁。忘筌与蹄,

庶几得之。

万岁通天帖赞

〔宋代〕 岳珂

洛石赤心,以出宝图。

燕涎鸡晨,即端制书。

有奕王门,南土华腴。

献其家珍,陈于玉除。

笔法之神,匪临伊摹。

史馆之储,尚其不诬。

宫词一百首

〔宋代〕 岳珂

道山云气隔尘埃,制诏中书选茂才。

藜照何须烦太一,要观数世育台莱。

夏旱三首 其二

〔宋代〕 岳珂

宣升接境古高圩,多稼连云号上腴。水毁木饥犹解有,刀耕火耨故应无。

瓠肥何计今糠覈,草窃空忧古苇苻。昨夜浓云望东北,祇应雨脚在三吴。

泥行终日至晡始抵中桥六绝

〔宋代〕 岳珂

平川烟草碧如烟,曲摺琉璃翡翠田。

一水分明度舟楫,如何平陆却推船。

己亥十二月十七日堂帖被召感恩二首 其二

〔宋代〕 岳珂

归来三径脱尘鞿,两拜除书下玉墀。圣泽云天何以报,臣心铁石未全衰。

马蹄已负驱车愿,鸿羽难胜渐陆仪。愿把一犁祝膏泽,康衢击壤乐清时。

谢赵季茂海错二律 其一

〔宋代〕 岳珂

珍殽惟错远持将,赖有诗情合得尝。明月擘蚶分瓦砻,晴霞浴鲎露珠房。

鲗乌鲚白螺开靥,蚷紫虾红鳔挟肠。雁断闽山归未得,把杯犹忆少年场。

朱文靖

〔宋代〕 岳珂

劲而柔,端而遒。奔八骥,回九牛。功玉铉,名金瓯。藏此书,识前修。

米元章曹子建应诏诗帖赞

〔宋代〕 岳珂

呼嗟乎丕,摧干弱支。

予读此诗,何异乎煮豆而燃萁。

吊古以诗,观帖以奇。

瑶钿银泥,以侈厥题。

苏文忠萝汉偈帖赞

〔宋代〕 岳珂

佛法离住相,色相本非实。

云何阿罗汉,可以色相求。

居士宰官身,只园夙亲近。

会发宏原深,现此广长舌。

于后像法世,赞叹说偈言。

笔力虚空,三昧出胸臆。

撞开痴愚纲,透出大千界。

我昔睹殊胜,会闻诸佛说。

以音声求我,不能见如来。

偈语复云何,能离音声见。

今法解佛意,一切有为法。

非偈亦非赞,应作如此观。

排湾遇风对岸即彭泽旧县二首 其二

〔宋代〕 岳珂

岸上芦摇首,门前柳折腰。千年已陈迹,四海又惊飙。

宿翳何当净,高风幸未遥。柴桑那可见,身世且漂摇。

〔宋代〕 岳珂

动指不须占染鼎,去毛切莫拗蒸壶。

宫词一百首

〔宋代〕 岳珂

内家传奏走金貂,不待君王退早朝。

亲见云开天一笑,袖将犀果赐臣僚。

宫词一百首

〔宋代〕 岳珂

今年下诏复河湟,峡路王师出省章。

已报龙支新拓境,更开属国处降羌。

赵忠定

〔宋代〕 岳珂

真宰之出,维天降才。既玉于成,勋名九垓。山川出云,时雨必至。

道之将行,公揭魁瑞。问学已正,渊源已充。险夷一涂,奚有于躬。

绍熙季年,国势

米元章临谢安八月帖赞

〔宋代〕 岳珂

八月一帖,无为宝晋之刻,

则其初也。兵毁而后重取而镌,

遗其精而得其粗也。京口供军之碑,

绍兴所传,芾之书也。

此帖亦其同时,同出于尚方之储也。

芾之嗜帖,所谓麻纸十万,

足以验其平生之工夫也。字与跋皆不同,

盖所临虽出一手,而其所得之时日则殊也。

供军帖字之所以寡,出于率意之真,

而此二帖则皆临而非摹也。京口海岳,

芾所居也。两临本之并传,

尚可以见其人之绪余也。

 21 22 23 24 25 26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