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颢(1032-1085), 北宋哲学家、教育家、北宋理学的奠基者。字伯淳,学者称明道先生。洛阳(今属河南)人。神宗朝任太子中允监察御史里行。反对王安石新政。提出“天者理也”和“只心便是天,尽之便知性”的命题,认为“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义礼知信皆仁也”,识得此理,便须“以诚敬存之”(同上)。倡导“传心”说。承认“天地万物之理,无独必有对”。程颢学说在理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后来为朱熹所继承和发展,世称程朱学派。其亲撰及后人集其言论所编的著述书籍,收入《二程全书》。 ► 程颢的诗词 ► 程颢的名句
车倦人烦渴思长,岩中冰片玉成方。老仙笑我尘劳久,乞与云膏洗俗肠。
常劝嬉游须及辰,莫辞巾屦染埃尘。秪应风雨梅台上,已减前时一半春。
仙人绀发粉红腮,近自武陵源上来。不比常花羞晚发,故将春色待秋开。
存留金蕊天偏与,漏泄春香众始猜。兼得佳名共坚节,晓霜还独对楼台。
先生非是爱吟诗,为要形容至乐时。醉里乾坤都寓物,闲来风月更输谁。
死生有命人何与,消长随时我不悲。直到希夷无事处,先生非是爱吟诗。
打乖非是要安身,道大方能混世尘。陋巷一生颜氏乐,清风千古伯夷贫。
客求墨妙多携卷,天为诗豪剩借春。尽把笑谈亲俗子,德容犹足慰乡人。
阴曀消除六幕宽,嬉游何事我心闲。鸟声人意融和候,草色花芳杳蔼间。
水底断霞光出岸,云头斜日影衔山。缘情若论诗家兴,却恐骚人合厚颜。
下马问老仆,言公赏花去。只在近园中,业深不知处。
功名不是关心事,富贵由来自有天。任是榷酤亏课利,不过抽得俸中钱。
狱讼已闻冤滞雪,田农还喜土膏匀。只应野叟犹相笑,不与溪山作主人。
妖言莫信传张恶,虚气休将碎唾壶。借问闲窗静狐背,何如争胜击珊瑚。
急须乘兴赏春英,莫待空枝谩寄声。淑景暖风前日事,淡云微雨此时情。
云淡风轻过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
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吏身拘绊同疏属,俗眼尘昏甚瞽矇。辜负终南好泉石,一年一度到山中。
闻说猕猴性颇灵,相车来便满山迎。鞭羸到此何曾见,始觉毛虫更世情。
参差台殿绿云中,四面筼筜一径通。曾读华阳真诰上,神仙居在碧琳宫。
强洁犹来真有为,好高安得是无心。污亭妙旨君须会,物我何争事莫侵。
青帝方成万物春,如何淫雨害芳晨。乞求共指云间日,悔恨轻嫌陌上尘。
消尽风威犹料峭,放开山色已嶙峋。燕游莫道王孙乐,亦有羲皇更上人。
城居不见万山重,因起高亭破远空。虚旷直疑天宇外,周旋如在画屏中。
凝岚散蔼层层出,削玉排青面面同。暂得登临已忘去,四时佳致属贤公。
新蒲嫩柳满汀洲,春入渔舟一棹浮。云幕倒遮天外日,风帘轻飏竹间楼。
望穷远岫微茫见,兴逐归槎汗漫游。不畏蛟螭起波浪,却怜清泚向东流。
云静好风吹,清光溢四垂。金行方盛日,阴魄正中时。
彷佛窥瑶阙,分明露桂枝。遴英同醉赏,谁复叹官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