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叔伦(732—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 ► 戴叔伦的诗词 ► 戴叔伦的名句
花雪随风不厌看,更多还肯失林峦。
愁人正在书窗下,一片飞来一片寒。
衰病苦奔走,未尝追旧游。何言问憔悴,此日驻方舟。
远道曳故屐,馀春会高斋。因言别离久,得尽平生怀。
画鹢春风里,迢遥去若飞。那能寄相忆,不并子猷归。
仙人此夜忽凌波,更唱瑶台一遍歌。
嫁与将军天上住,人间可得再相过。
泷水天际来,鼻山地中坼。盘涡几十处,叠溜皆千尺。
直写卷沈沙,惊翻冲绝壁。淙淙振崖谷,汹汹竟朝夕。
人语不自闻,日光乱相射。舣舟始摇漾,举棹旋奔激。
既下同建瓴,半空方避石。前危苦未尽,后险何其迫。
倏闪疾风雷,苍皇荡魂魄。因随伏流出,忽与跳波隔。
远想欲回轩,岂兹还泛鹢.云涯多候馆,努力勤登历。
九疑深路绕山回,木落天清猿昼哀。
犹隔箫韶一峰在,遥传五马向东来。
怀王独与佞人谋,闻道忠臣入乱流。
今日登高望不见,楚云湘水各悠悠。
江明雨初歇,山暗云犹湿。未可动归桡,前程风浪急。
佳山路不远,俗侣到常稀。及此烟霞暮,相看复欲归。
鹤发婆娑乡里亲,相邀共看往年春。
拟将儿女归来住,且是茅山见老人。
共醉流芳独归去,故园高士日相亲。
深山古路无杨柳,折取桐花寄远人。
一两棕鞋八尺藤,广陵行遍又金陵。
不知竹雨竹风夜,吟对秋山那寺灯。
西崦水泠泠,沿冈有游亭。自从春草长,遥见只青青。
看花无语泪如倾,多少春风怨别情。
不识玉门关外路,梦中昨夜到边城。
毫末成围海变田,单家依旧住溪边。
比来已向人间老,今日相过却少年。
霜雁群飞下楚田,羁人掩泪望秦天。
君行江海无定所,别后相思何处边。
凤梭停织鹊无音,梦忆仙郎夜夜心。
难得相逢容易别,银河争似妾愁深。
北人归欲尽,犹自住萧山。闭户不曾出,诗名满世间。
曾向巫山峡里行,羁猿一叫一回惊。
闻道建溪肠欲断,的知断著第三声。
我身本似远行客,况是乱时多病身。
经山涉水向何处,羞见竹林禅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