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分类 汉语字典 汉语词典 成语大全 故事大全 词牌名 在线反馈
金武祥

金武祥


[ 清代 ] [号溎生]

原名则仁,号溎生,名宿金一士之孙。清末民初人,先应邀兖州县官幕友,后以捐班至广东候补,得署赤溪直隶厅同知。五十岁后,因丁忧而依例解任归里,从事地方文献收集,整理出版,享年八十三岁。著有芙蓉江上草堂诗稿及江阴丛书、粟香室丛书等多种。 ► 金武祥的诗词

张君小琴惠诗二章即和原韵奉答 其二

〔清代〕 金武祥

天涯频叹转蓬身,小聚匆匆记早春。相忆曾劳鱼递訉,重逢却值雁来宾。

何期两度同游迹,应是三生有宿因。难得忘年交谊笃,只愁欲别又逡巡。

吉州试院重九冯子良先生询赋诗索和和韵二首 其二

〔清代〕 金武祥

节义文章夙所崇,此邦教泽溯流风。秋声谁赋欧阳子,正气犹存信国公。

赖有汝南精月旦,定知冀北快群空。丹黄偶暇挥吟笔,馀勇争誇矍铄翁。

虔州即事四首 其四

〔清代〕 金武祥

漫与坡仙踵后尘,此邦揽胜往来频。山中自古有明月,郭外至今无逸民。

榕倚荒祠空阅岁,兰寻绝巘远藏春。穷经更向皇初溯,可有奇踪赣巨人。

六月上浣将赴金陵留别赵一臣

〔清代〕 金武祥

一见如相识,风流是我师。才人多好色,仙史必能诗。

韵事传菱角,新声谱竹枝。抟沙忽吹散,愁绝挂帆时。

挽吴樵孙 其二

〔清代〕 金武祥

几度螺川击客船,孟公投辖每拳拳。重来又认飞鸿迹,一恸惊闻化鹤年。

远道何时陈絮酒,高山此后息琴弦。不堪蹭蹬风尘日,哭到知音倍黯然。

春游至伞墩观梅

〔清代〕 金武祥

江南十日春风颠,三十三峰争呈妍。游心一发不可遏,如马纵辔箭脱弦。

平生名胜爱周历,家山咫尺宁舍旃。譬犹珍错餍山海,莼鲈乡味倍足怜。

舜过秦望日相对,城东佳处尤情牵。砂山定山二山缺,伞墩突起高逾拳。

两狮对峙作毬戏,双龙挟走同珠圆。上有古洞深复黝,下有湖水清且涟。

不须吊古动感慨,揽景自足供流连。况有梅花万千树,环山一白何绵延。

罗浮世界香雪海,神迷骨醉疑登仙。就中古梅作花祖,铁干蟠屈生何年?

深林一入误向背,左挹右拍空盘旋。惜哉林逋未见此,只今艳羡西湖边。

乃知名花与胜境,附骥亦赖高人传。此花此境久阒寂,我来一笑非偶然。

良游既践山水约,会当筑屋林峦巅。苍松翠竹并罗列,结邻三友应宿缘。

诗成更向老梅说,可能脱去尘俗追前贤?

茗溪雨雪归途口占

〔清代〕 金武祥

踏碎琼瑶兴未孤,连天风雪认归途。入门笑指梅花说,忍听寒宵伴鹤雏。

过梅花岭谒史阁部墓

〔清代〕 金武祥

只有扬州路,梅花历劫存。当年动诗兴,此地伴忠魂。

世界冰霜老,风尘战伐昏。生前家国恨,过墓怕重论。

偕周星堂明府游半山寺陟谢公墩

〔清代〕 金武祥

佛寺重开净劫尘,薄游访古到城闉。一墩自占江山秀,千载常怀晋宋人。

棋局荒凉云寂寂,涧泉清冷石粼粼。登临亦有超然想,可许幽栖共结邻。

甲戌春初赴罗墅湾二首 其一

〔清代〕 金武祥

辚辚侵晓历垞坡,不用轻航泛绿波。风日晴和逾卅里,冈峦重叠跨三河。

经春揽景年光换,触境思亲涕泪多。二十年前板舆侍,牵衣此地几回过。

安福道中二首 其一

〔清代〕 金武祥

鸡声茆店五更初,一片红霞渐卷舒。底事晓寒偏料峭,山云重叠裹篮舆。

琴江即事二首 其一

〔清代〕 金武祥

半年踪迹滞偏隅,风景频番纪客途。天气燠寒昏昼异,溪流消长雨晴殊。

江头浪静鱼偏跃,树杪枝危鸟自趺。最爱秋光浓淡处,倩谁粉本绘成图。

春日舟行三首 其一

〔清代〕 金武祥

游览何嫌荡桨迟,沿溪一任野航移。短篷忽觉微阴覆,知是红桥乍过时。

红梅

〔清代〕 金武祥

江上寻梅驾小舠,红罗一曲喜频操。本无色相容何艳,便著胭脂品亦高。

梦到西湖惊绛雪,客来东阁认绯袍。巡檐索笑饶佳趣,倍觉嫣然怀意叨。

春日初霁偕同人至浮梁县城得三绝句 其一

〔清代〕 金武祥

寒暄正是适中初,云敛山青值雨馀。最好春游似图画,菜花香里坐篮舆。

抵会昌呈外舅素庵先生

〔清代〕 金武祥

矍铄精神志益坚,又携琴鹤到南天。六旬蔗境逢今日,七邑棠阴记昔年。

犹是怜封思政绩,最难治谱绍家传。婿乡只自惭无补,为纪循良次第编。

庄明府耀采厚威政绩诗为陈柏堂孝廉许吉庭司马作三首 其二

〔清代〕 金武祥

太息沧桑劫未穷,孤城未竟合围功。已看弃甲诸军溃,犹领团丁一队雄。

草野同心甘赴敌,花门剺面愿从戎。若非慷慨输忠勇,安见群夷拜令公。

试院杂咏七首 其二

〔清代〕 金武祥

相聚复分散,两人各异迹。我是适楚南,君是归楚北。

途中志警

〔清代〕 金武祥

惊心到处起烽烟,游子辞家倍怆然。过客异言多误杀,前途凶信易讹传。

关山路迥朝飞檄,鼓角声严夜泊船。回望妖氛竟深入,登程莫漫重流连。

送蒋醉园返南昌

〔清代〕 金武祥

赏菊评梅屡唱酬,交因文字契深投。吟豪心挟千秋想,世乱身轻万里游。

浩劫虫沙曾共历,新痕鸿雪却同留。那堪正送春归去,又送君归黯别愁。

 1 2 3 4 5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