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幼孜(1368-1432),名善,以字行,号退庵。新淦县(今新干县)人。建文二年(1400)进士,授户科给事中。成祖即位任翰林检讨。与吉水学士解缙同值文渊阁,升侍讲,为太子讲学。幼孜讲授《春秋》,进呈《春秋要旨》三卷。永乐五年(1407),迁右谕德兼侍讲,永乐十二年(1414)与胡广、杨荣等纂《五经四书性理大全》,迁翰林学士。洪熙元年(1425)进礼部尚书兼大学士,依旧担任翰林学士。明宣宗时,修两朝实录。宣德六年十二月十六日(1432年1月19日)卒,年六十四,赠少保,谥文靖。著有《北征录》及《后北征录》,后人集其遗文辑成《金文靖集》。 ► 金幼孜的诗词
大江东去碧溶溶,水净平沙接远空。月下胜游非旧日,眼中遗迹感英雄。
猿啼断岸孤帆雨,鹤唳沧洲一笛风。料想登临无限意,题诗还忆访坡翁。
野寺浑萧索,经行驻马鞍。饥乌啼树杪,独犬吠云端。
小酌僧同话,新炊客共餐。题诗记行迹,偶得共盘桓。
承恩晓出五云端,为向横州作教官。圣主崇儒资教育,逢人休叹座毡寒。
马头瞻落日,寻宿过田家。野老欣相得,村醪不用赊。
田园乐丰岁,耕牧足生涯。摇落秋将尽,因之感岁华。
疏竹间纤梅,清标绝点埃。微风动虚幌,似有暗香来。
驱车欲何适,驾言归故乡。朋游具觞豆,饯送临周行。
忆昨佐花县,志气殊非常。琴堂席未暖,行役嗟靡遑。
京华历寒暑,鬓发皓已苍。布衣与蔬食,澹泊常自将。
只今七十馀,谢事何匆忙。为感圣恩厚,悲歌激中肠。
徘徊不能别,念此故意长。山川邈迢递,大江浩洋洋。
去途日已远,驰景曜征裳。愧无千金赠,为子增慨慷。
归哉慎自保,南北永相望。
内助资贤淑,闺闱仰德仪。贻家敦俭朴,阅世享期颐。
竹暗秋风冷,萱残夕露滋。百年同穴意,埋石有铭词。
夜雨翻龙箨,春风长凤梢。伫看清庙荐,美韵协笙匏。
蒋君高谊复何如,种德惟看杏绕庐。绿叶晴云遮锦幄,繁花疏雨荐庭除。
心同董奉多阴骘,学究河间有著书。此日故人酬厚意,画图千载重璠玙。
锁院春过半,趍朝敢后期。捲帘晨起早,看卷夜眠迟。
战艺俱争捷,抡才属有为。胪传黄榜动,春满凤凰池。
骊驹早发向横州,远道风烟莫滞留。五岭秋来有回雁,平安先寄凤池头。
侍从朝初罢,乘閒散马蹄。黄麾云外见,猎骑望中迷。
石室疑龙卧,禅床听鹤栖。经行有佳兴,且复记新题。
先生清介士,抱道独深藏。傲世非关僻,潜名岂自强。
山林成独往,鱼鸟自相忘。前辈风流尽,悲吟只慨慷。
凤辇遥临绛阙前,六鳌拥翠出中天。花明宝树分银烛,仗簇青霄散御烟。
五鼓稀闻传玉漏,九重频得侍金筵。太平共仰吾皇圣,再拜称觞祝万年。
空寂浑无事,从来远俗氛。崖深留冻雪,松老驻寒云。
碧殿香烟静,层云紫翠分。下方尘扰扰,钟磬有谁闻。
千官随鹤驭,冠盖拂云来。日转旌旗重,风清鼓角催。
玉骢低柳过,綵仗逐花回。献赋长杨里,还称万寿杯。
凤辇乘时动,宁辞阅武勤。柳间千骑合,花外两朋分。
羽箭凌飞电,金毬度綵云。年年端午节,荣遇沭深恩。
慷慨属櫜鞬,离筵惜解分。班超志投笔,司马独能文。
虎旅连云动,笳声向月闻。安边有良策,及此树功勋。
远上平坡寺,山行似七盘。到门卸鞍马,坐石解衣冠。
仙井龙曾化,僧房犬自看。乘舆瞻已远,万骑拥旌竿。
三年初上考,千里独还官。驿路梅开尽,都门岁易残。
棹歌江上发,山色雪中看。莫道卑栖久,飞腾总不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