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幼孜(1368-1432),名善,以字行,号退庵。新淦县(今新干县)人。建文二年(1400)进士,授户科给事中。成祖即位任翰林检讨。与吉水学士解缙同值文渊阁,升侍讲,为太子讲学。幼孜讲授《春秋》,进呈《春秋要旨》三卷。永乐五年(1407),迁右谕德兼侍讲,永乐十二年(1414)与胡广、杨荣等纂《五经四书性理大全》,迁翰林学士。洪熙元年(1425)进礼部尚书兼大学士,依旧担任翰林学士。明宣宗时,修两朝实录。宣德六年十二月十六日(1432年1月19日)卒,年六十四,赠少保,谥文靖。著有《北征录》及《后北征录》,后人集其遗文辑成《金文靖集》。 ► 金幼孜的诗词
翠崦参差合,疏林隐映开。白云生野水,树色掩楼台。
钓艇烟中去,菱歌江上来。山阴未可到,贺监几时回。
圣恩特许筑花台,移得名花取次栽。大是眼前生意好,便须酌酒趁花开。
脩翎如雪自飘飘,饮啄寻常不受招。野阔天高秋万里,长鸣直欲上青霄。
夏过日初长,连朝雨送凉。捲帘书帖静,开户燕泥香。
赐果来东阁,分冰近御床。小臣叨侍从,屡得被恩光。
黄云万里夐相连,六出飞花点座毡。冻合龙楼初试火,寒侵鹤氅欲添绵。
御沟滉漾银波静,琼岛微茫霁景鲜。最是玉堂清似水,捲帘呵笔写鸾笺。
双亲沦逝独何之,此日空馀泪满颐。故里松楸长在望,客居霜露不胜思。
秋风宰树啼乌惨,夜雨青山白鹤悲。知子承家能不负,显扬努力慰深期。
羽林初罢猎,万骑拥霓旌。驰道鸣笳合,前茅列炬明。
充庖惊满载,得隽快先声。久立瞻銮驭,虹光彻御营。
柏台凛凛著清名,十载超迁荷宠荣。风掣沧溟鹏运远,雨晴官道马蹄轻。
地空积卤烟光迥,海阔遥天蜃气清。自昔煮盐关国计,深期出纳慎廉平。
春宫方进贺,行李又言旋。冰雪三冬候,关河万里天。
斯文慎自保,交谊久愈坚。泮水诸生在,瞻思意独悬。
远来京国访难兄,缱绻难忘手足情。无奈客居留未久,整装又出凤凰城。
金阙嵯峨耸巨鳌,庆云五色护龙袍。西山瑞雪浮佳气,太液微风飏碧涛。
载笔每闻天语近,退朝还睹日华高。玉堂承诏多清暇,歌咏犹能试彩毫。
忆昨中原板荡秋,衔哀日夜在兴周。全生不为功名计,后死空怀社稷谋。
皎皎丹心明日月,巍巍大节重山丘。北来吊古看馀录,祇在当时已泪流。
翠黛湿筼筜,悬厓百尺长。谁知玉堂夜,听雨忆潇湘。
生我于今四十年,每怀报德负苍天。身留北阙违桑梓,望尽南原隔墓田。
郡有清名传死后,人怀遗爱在生前。客居此日偏多感,洒泪西风独惘然。
清朝催上道,出郭听鸣笳。野水流冰涧,江风涨雪沙。
清谈驻鞍马,小酌坐田家。扈跸惭衰迈,祇怜两鬓华。
自是芳姿不涴尘,西风凉露散清芬。莫嫌空谷无人到,岁晏相看有此君。
江山如画里,满目尽乾坤。翠拂旌旗动,风吹鼓歌喧。
晴烟分野色,旭景散春温。喜有同袍在,幽期可共论。
与君相见还相别,又捧天书出紫宸。江上月移仙棹远,花前日照锦袍新。
河阳旧日民怀惠,柏府当年政有神。自昔郎官当列宿,为言抚字在忠勤。
人事祇如此,蹉跎又一年。虚名徒窃禄,白首未归田。
秉笔惭周史,临文愧马迁。太宗遗业在,抚卷重悽然。
独骑官马踏晴沙,来访城西侍讲家。柳巷柴门成物色,菜盘椒醑入年华。
西山捲幔留残雪,北阙当轩驻紫霞。久住金门成小隐,不妨诗酒寄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