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幼孜(1368-1432),名善,以字行,号退庵。新淦县(今新干县)人。建文二年(1400)进士,授户科给事中。成祖即位任翰林检讨。与吉水学士解缙同值文渊阁,升侍讲,为太子讲学。幼孜讲授《春秋》,进呈《春秋要旨》三卷。永乐五年(1407),迁右谕德兼侍讲,永乐十二年(1414)与胡广、杨荣等纂《五经四书性理大全》,迁翰林学士。洪熙元年(1425)进礼部尚书兼大学士,依旧担任翰林学士。明宣宗时,修两朝实录。宣德六年十二月十六日(1432年1月19日)卒,年六十四,赠少保,谥文靖。著有《北征录》及《后北征录》,后人集其遗文辑成《金文靖集》。 ► 金幼孜的诗词
自谓年非迈,谁知老见侵。静观天地化,洞识古人心。
积雨生座润,微凉解郁襟。何时乞恩泽,归老遂投簪。
蓬莱东望近扶桑,冉冉春云接下方。隔水楼台通御气,半空草树发天香。
花间驻辇霓旌湿,海上传书鹤梦长。映日龙文还五色,殿头常得近清光。
京国言归省,庭闱喜具存。綵衣荣晚节,紫诰沭深恩。
婉娩承甘旨,从容候凊温。遥知称寿处,宾客日填门。
绣衣屡拜渥恩浓,宪府重临位秩崇。此日威名驰列郡,昔时风采著朝中。
清秋鹤化钟山月,落日猿啼浙水风。北望凤台吟楚些,可胜抆泪听哀鸿。
二十年前早识君,别来几度想清芬。沧洲把钓常听雨,林下哦诗只看云。
郎署綵衣留缱绻,画图别意写殷勤。青原白鹭遥相望,把酒临岐忍共分。
一官赴亳县,九月发金台。雪色侵行李,梅花照酒杯。
廉平需岂弟,抚字赖贤才。迢迤关河意,相思首重回。
磴道高低出,烟霞远近分。雕阑凌绝壁,丹户倚层云。
古木含苍翠,灵芝毓秀芬。仙山应未远,不使世人闻。
翠崦参差合,疏林隐映开。白云生野水,树色掩楼台。
钓艇烟中去,菱歌江上来。山阴未可到,贺监几时回。
圣恩特许筑花台,移得名花取次栽。大是眼前生意好,便须酌酒趁花开。
脩翎如雪自飘飘,饮啄寻常不受招。野阔天高秋万里,长鸣直欲上青霄。
夏过日初长,连朝雨送凉。捲帘书帖静,开户燕泥香。
赐果来东阁,分冰近御床。小臣叨侍从,屡得被恩光。
黄云万里夐相连,六出飞花点座毡。冻合龙楼初试火,寒侵鹤氅欲添绵。
御沟滉漾银波静,琼岛微茫霁景鲜。最是玉堂清似水,捲帘呵笔写鸾笺。
羽林初罢猎,万骑拥霓旌。驰道鸣笳合,前茅列炬明。
充庖惊满载,得隽快先声。久立瞻銮驭,虹光彻御营。
柏台凛凛著清名,十载超迁荷宠荣。风掣沧溟鹏运远,雨晴官道马蹄轻。
地空积卤烟光迥,海阔遥天蜃气清。自昔煮盐关国计,深期出纳慎廉平。
春宫方进贺,行李又言旋。冰雪三冬候,关河万里天。
斯文慎自保,交谊久愈坚。泮水诸生在,瞻思意独悬。
远来京国访难兄,缱绻难忘手足情。无奈客居留未久,整装又出凤凰城。
金阙嵯峨耸巨鳌,庆云五色护龙袍。西山瑞雪浮佳气,太液微风飏碧涛。
载笔每闻天语近,退朝还睹日华高。玉堂承诏多清暇,歌咏犹能试彩毫。
忆昨中原板荡秋,衔哀日夜在兴周。全生不为功名计,后死空怀社稷谋。
皎皎丹心明日月,巍巍大节重山丘。北来吊古看馀录,祇在当时已泪流。
翠黛湿筼筜,悬厓百尺长。谁知玉堂夜,听雨忆潇湘。
生我于今四十年,每怀报德负苍天。身留北阙违桑梓,望尽南原隔墓田。
郡有清名传死后,人怀遗爱在生前。客居此日偏多感,洒泪西风独惘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