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3—1465)苏州府昆山人,字时乂,号介庵。正统十三年进士。观政大理寺,寻因疾归。父母相继亡故后,绝意仕进,专心经史。好为诗文。有《平桥集》。 ► 郑文康的诗词
温如荆璞湿如云,松雪斋前旧所闻。大地分时元有质,南山觅处更无群。
雨中谩遣书僮洗,竹里曾教学士欣。回首平泉庄上路,断砖残瓦正纷纷。
白发三千丈,秋来日夜生。汪伦忽相见,无语各含情。
双目老来瞽,深衣实称情。年年乡饮酒,不忝大宾名。
国号新开气运全,生辰正在戊申年。蓐中已卜为人瑞,海上终看作地仙。
四子七旬成老大,一家五世聚曾玄。劳君爱我频相问,三绝惭非是郑虔。
戊午年中总妙龄,京闱秋榜忝同登。状头却被残形误,策手频教大老称。
提学情怀浓似酒,传家衣钵薄如冰。移风易俗空赍恨,不是无能是未能。
痛哭尊生老,双亲尚在堂。负心淹薄宦,遗恨付诸郎。
彩戏乐难再,锦封恩异常。断魂招不返,先已到襄阳。
直道难容竟独归,离骚赋罢泪沾衣。魂灵不逐湘流逝,还向怀王殿上飞。
富贵功名不动心,数掾遥在百花深。先人手种庭前树,长得孙枝满地阴。
先子多名誉,人称伟丈夫。病奄千日久,命向一朝殂。
封殓烦邻友,扶持付老奴。此心遗恨在,双眼渐成枯。
花老不禁雨,草衰偏怕秋。绕山新土冢,满眼旧王侯。
大数有时尽,细君终夜愁。回头笑相告,饮泣且须休。
临轩天子觅真儒,郕国遗编第一书。君去尽心须尽读,好携十传赴公车。
百岁实难致,近之能几人。平生方寸地,到老一腔春。
文献当时族,衣冠太古民。从今后来者,何处望清尘。
才逢生客便呼郎,仙女风情想未忘。莫笑思家轻出洞,家中自有旧糟糠。
一入沙场与汉辞,节旄落尽鬓成丝。生降得似生还乐,肠断河梁五字诗。
寒家诸父挽宗孙,又与先人扫旧坟。莫听无稽长舌者,浪言身在百花村。
宋驾南辕日,移家海上峰。华原非谬谱,显肃是同宗。
世有儒书业,门无酒保佣。余生敢忘本,书姓必开封。
七尺堂堂貌,蹉跎鬓欲秋。读书期事主,杖策望封侯。
正大胸中学,凄凉眼下愁。老天如有意,未必此生休。
百岁居人世,归休相后先。莫嗟将死际,请看未生前。
蹠老固多寿,石郎空富钱。余生已如此,玄谷欲长眠。
袖拂长安马上尘,少年曾醉杏园春。官船夜载三更梦,使节长随万里身。
天上玉楼应妄说,道傍黄土自伤神。可怜台省同年伴,遍数升沉少一人。
高皇暮年将易储,期期御史强沮之。留侯从容肯直谏,公义定灭宫帏私。
斯人平生仗多智,预卜将来有人彘。功成谨缩三寸舌,推祸与人图自避。
吁嗟四老真呆夫,等闲诱出如婴雏。虽令太子生羽翼,亦使悍后为屠奴。
先王一姬并一子,一朝尽向砧刀死。他年又召诸吕来,此祸皆从老人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