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3—1465)苏州府昆山人,字时乂,号介庵。正统十三年进士。观政大理寺,寻因疾归。父母相继亡故后,绝意仕进,专心经史。好为诗文。有《平桥集》。 ► 郑文康的诗词
嘉树绕崇垣,清流映筚门。治生余粟帛,供祭足鸡豚。
诗酒闲情寓,衣冠古制存。时时逢野老,共话长儿孙。
福严寺里秃鹙儿,不竖幡幢竖贼旗。白昼杀人凭佛力,严沙沟变火坑池。
强臣欲窃晋山河,万骑西来奈尔何。此日新亭迎候者,侍中不及谢安多。
不因洪水为豪民,逼向黄泉送此身。巡抚到来烦说与,一时似我尚多人。
百岁实难致,近之能几人。平生方寸地,到老一腔春。
文献当时族,衣冠太古民。从今后来者,何处望清尘。
才逢生客便呼郎,仙女风情想未忘。莫笑思家轻出洞,家中自有旧糟糠。
年登七十无老态,岁岁寿星光射秋。王母蟠桃不须献,醉呼方朔自来偷。
嫁女惟愁致客难,君王诏遣共交欢。谁知后日生儿乐,虚授朝廷五品官。
故园归计屡蹉跎,不是狂夫薄幸多。山鸟报人泥滑滑,况闻江上有风波。
寒家诸父挽宗孙,又与先人扫旧坟。莫听无稽长舌者,浪言身在百花村。
宋驾南辕日,移家海上峰。华原非谬谱,显肃是同宗。
世有儒书业,门无酒保佣。余生敢忘本,书姓必开封。
三子虽豚犬,相看抵万金。父书期尽读,母线要关心。
靖节留诗久,徐卿种德深。二公歌咏在,一夜一长吟。
七尺堂堂貌,蹉跎鬓欲秋。读书期事主,杖策望封侯。
正大胸中学,凄凉眼下愁。老天如有意,未必此生休。
杨柳村西野路荒,渡头风急水如汤。客行不用忧狼虎,只恐逢人变虎狼。
年才二十宰遐方,中岁迁官入建章。去国共怜双短鬓,到家惟剩一空囊。
高堂亲寿时频祝,北阙君恩老未忘。富贵消沉人事改,翟公门巷亦凄凉。
堂上仙翁去不回,升阶愁见旧屏帏。蓼莪未读眉先蹙,霜露初寒泪已挥。
几夜音容随梦散,半生菽水与心违。若教化得辽东鹤,莫待千年及早归。
一官辞谢冒严威,圣主恩深特赐归。鹤发有缘重聚会,鹓班无分得留依。
九重宫阙瞻天近,千里家山见雁稀。非厌广文毡冷澹,恐教尘满老莱衣。
崇墉夏屋惯穿登,此物人间众所憎。相体本无毛骨异,养生全仗齿牙能。
饱餐公廪频年粟,渴餍私房彻夜灯。可奈乌圆共眠处,任渠无忌恣凭陵。
群妹皆同母,诸甥日渐多。每从宾塾散,频向舅家过。
聚立年相若,同行气总和。情怀好伤感,棠棣不成歌。
百年茅屋几秋风,已见高门在眼中。况尔累累尽英物,高曾元是汉于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