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守卓(一○六五~一一二四),俗姓庄,泉南(今福建泉州)人。弱冠游京师,肄业天清寺,试大经得度。游学至三衢,见南禅清雅禅师。舍去,抵姑苏定慧寺,从遵式禅师,通《华严》。时灵源清禅师住龙舒太平寺,道鸣四方,遂前往依从。清禅师迁住黄龙寺,守卓随侍十载。既而又至太平寺,佛鉴勤禅师请居第一座。后主舒州甘露寺,又迁庐州能仁资福寺,终住东京天宁万寿寺。称长灵守卓禅师,为南岳下十四世,黄龙清禅师法嗣。徽宗宣和五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卒,年五十九。有《长灵守卓禅师语录》。 ► 释守卓的诗词
东山水上行,枯骨壮韩情。藤林荒已久,三句若为明。
天上火星地下走,泥牛踏著烧却口。驴儿害痛马人瞋,打落杨梅三五斗。
风非别凉,火是本热。冷坐九年,元来未瞥。
释迦掩室,过犯弥天。维摩杜词,自救不了。如何如何,口门太小。
落花随流水,啼鸟在深云。莫怪多违背,年高耳目昏。
岂不见七百甲子老禅翁,对人祇道东门西门南门北门。
人无心合道,困来不觉和衣倒。一老一不老,法身真个入荒草。
了无来,随分讨,粪扫堆头拾得宝。木人石女共欢呼,信手拈来用恰好。
青山无尽意无穷,何须更觅来时道。
四维风景寥寥,极目晴空廓落。孰为好丑是非,何用识情卜度。
石火迸光,清秋一鹗。言前得旨已周遮,句后无踪徒摸索。
劄著不行,秦时
空中呈鸟迹,水上露灯毬。要辨渠端的,玉人骑铁牛。
岁时驹过隙,倏忽十月初。今年寒较早,前日已开炉。
炉边向去者,各各护眉须。分明一路无寒暑,不知何日是归欤。
长期告毕,法岁云周。木人施草,石女行筹。衲僧了无交涉,那更头上安头。
横担楖栗,笑傲清秋。要去即去,得留且留。逢人若问长灵老,向道浩浩尘中斗铁牛。
镜中电影急观瞻,水底灯毬休把捉。忘言要辨此时机,万里清秋看一鹗。
甘露无底钵,禅人要拈拨。浩浩尘土中,一佛二菩萨。
撞著老维摩,轻轻共伊说。施者非福田,是谁纳败阙。
咦。
全指即亡指,应机何有机。此庵容法界,当处洞真归。
寂是用还是,生非佛亦非。南方休更问,一笑豁离微。
风劲叶频落,山高日易沈。坐中人不见,窗外白云深。
人境两俱夺,倒转舌头说。四句若为分,昙花生枯蘖。
外道粗心惯崄夷,老胡鞭影露针锥。行人拾得东门兔,谁管韩獹精力疲。
勘破谁知老赵州,玉鞭鞭起卧金牛。台山今古行人口,笑饮清风味转幽。
钁子头边得意时,开花著子不愁伊。几多不善根株者,祇见枝头又长枝。
偏中有正正中偏,流落人间百万年。几度欲归归不得,门前依旧草芊芊。
孤猿瘦鹤冷相看,百衲三衣任岁寒。未拟将心求别佛,曾因拨草见幽兰。
谁为虚谷呼能应,自许无弦密可弹。若谓本来无一物,知公亲被祖师谩。